●通讯员 邱美华 陈海斌 文/图
在开远市,有这样一个家庭,一家3代人跨越了60多个春秋,接力穿上军装,他们身着戎装书写忠诚,以默默坚守诠释担当。
笔者走进这个“军旅之家”时,陈佳的父亲陈青松正对着手机屏幕看得出神,指尖在一张图片上轻轻滑动——这是今年6月30日,他的儿子陈佳入伍满3个月时获得的“训练先进个人”荣誉证书。这张证书的图片被陈青松珍藏在手机相册里,为这个有着60余年军旅传承的家庭,再添一枚滚烫的军旅印记。
时间回到1960年的春天,陈青松的父亲陈家祥光荣入伍。在6年的军旅生涯中,陈家祥留下“军人的脊梁是弯不下的”这句家训,成了家族传承的起点,也如一颗种子,深植于家族的土壤中。“我父亲20多岁入伍,在我小的时候,他就以军人的标准要求我,让我懂得成为一名军人无比光荣。”陈青松的语气里满是敬佩。
1991年,陈青松坚定接过了从军的接力棒。在戈壁滩的星光下,他把那句家训揉进了爬冰卧雪的每一个脚印里。那个磨掉漆的旧水壶,无声地讲述着军营故事,也承载着对儿子沉甸甸的期许。“我们希望孩子继承家族荣光,更希望他在军营中快速成长,实现自己的价值。”陈青松道出了对儿子的期盼。
今年春天,陈佳身着武警制服,成为一名新兵。训练中,每当快要坚持不住时,爷爷和父亲当兵时挺拔的身影便浮现脑海,这成了他咬牙坚持、奋勇争先的力量源泉。陈佳对“军人的脊梁”有着深刻感悟:“爷爷和爸爸用行动告诉我,这‘脊梁’,熔铸着对党忠诚、勇于担当的初心使命,更蕴含着面对任何挑战都绝不屈服的硬气。在新时代的军营里,我们不仅要守好初心、传承这份硬气,还要注入科技强军的锐气与改革创新的胆气。”在陈佳的心里,家族的从军传承,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穿上这身军装,我的梦便融入了强军梦的洪流。每一次突破极限、每一次守护安宁,都是在用自己的脊梁,守护爷爷和父亲传下来的那束光,让它照亮更远的山河。” 陈佳的话语掷地有声,充满豪情。
陈家三代人,用自己的军旅印记,在时光的长卷上共同镌刻忠诚与担当,这不仅是一个家族的热血传承,还是无数军人家庭将个人梦想深融于强军梦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