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苏 文/图
茶香满园,又到了采茶季。在元阳县黄茅岭乡有机生态茶园,村民踏着晨雾赶来,穿梭于茶树丛中,熟练地采摘着新芽。茶歌悠扬,空气中弥漫着茶叶的清香与泥土的芬芳。他们的笑容质朴而满足,手中的茶叶,不仅承载着春天的气息,还寄托着一年的增收希望。
近年来,黄茅岭乡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高原资源优势,积极构建“高山云雾茶+生态茶园”种植体系,精耕细作土壤改良、茶树品种甄选、茶园生态环境营造等每个环节,推动茶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如今,黄茅岭乡有机生态茶园不仅是绿水青山的生态屏障,还是乡村振兴的“绿色银行”。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种出好茶,还要让茶农的腰包鼓起来。”据黄茅岭乡有机生态茶园负责人柯劭樨介绍,茶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品质至上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化“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科学施用腐熟农家肥、有机无机复合缓释肥等新型肥料,在均衡供给茶树所需养分的同时,有效避免因传统化肥导致的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通过优化茶树种植密度,构建生物多样性稳定的生态系统,全面提升茶叶品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在鲜叶收购环节,茶园创新实施“统防统治、统采统收”管理模式,公示收茶流程和等级标准,确保优质优价,杜绝以次充好,切实保障茶农利益。
高山云雾茶产业联农带农促增收的成效在黄茅岭乡尤为突出。茶园采取“常年用工+季节性用工”的灵活就业模式,为当地村民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常年聘用6名技术工人负责茶树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施肥等精细化管护工作,月均收入达3000元以上,实现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在采茶旺季,日均可吸纳150名至170名村民就业,其中,大部分为返乡人员,经专业培训,人均日采鲜叶约9公斤。这种季节性用工模式既满足了茶园的用工需求,又让村民实现了“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
今年,黄茅岭乡茶叶产业累计带动就业300余人,茶叶总产量达80吨,实现年综合产值突破150万元。带动夕欧村20户茶农种植茶树,户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真正让昔日的荒山变成了“金山”,“绿叶子”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产业发展与就业增收的良性循环,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下一步,黄茅岭乡将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党组织+企业+基地+农户”四方联动机制,通过扩建茶叶加工厂房、更新现代化制茶设备,提升茶叶精深加工能力,并及时与有机生态茶园形成市场对接,保障鲜叶应收尽收。同时,借助电商平台开拓线上销售渠道,让深山好茶香飘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