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5年09月28日

以瓷为桥话文明

——2025年“瓷聚东方·一带一路”亚洲陶瓷艺术作品展暨国际陶瓷学术交流活动开幕式速写

  ●记者 朱薇 通讯员 王菊梅

  张腊 罗子淳 

  千年窑火不息,万里瓷路绵长。9月27日,建水崇正书院内热闹非凡,在舞蹈《马缨花》、民俗表演《拐灯》,以及象征千年传承的《千年紫陶》制作技艺展示的暖场表演中,2025年“瓷聚东方·一带一路”亚洲陶瓷艺术作品展暨国际陶瓷学术交流活动拉开帷幕。来自亚洲1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中外陶瓷艺术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共探陶瓷艺术的当代传承与未来创新。

  “此次来到中国,我不仅看到了千年紫陶等传统技艺的鲜活传承,而且感受到中国对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的重视。”参展艺术家代表金炳律表示,期待在接下来的学术交流中,与各国同行深入探讨陶艺创作的新思路,为亚洲陶瓷艺术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构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世界贡献当代陶艺家的智慧与力量。

  本次展览展出的近400件陶瓷艺术精品,形态各异,技艺精湛,既有对传统技艺的致敬与传承,又有充满时代气息的创新与探索。红河学院党委书记洪波说:“它们不仅是艺术家个人才华与情感的凝结,而且是我们感知历史、触摸时代、畅想未来的重要窗口。借助这次活动,也将打开一扇向世界展示中国陶瓷技艺和陶瓷文化魅力的窗口,推动中国陶瓷文化和陶瓷教育‘走出去’和‘请进来’。”

  “这是一场陶瓷艺术的盛宴,也是一次跨越国界、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这些作品承载着各国陶艺家的智慧与情感,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充分彰显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明理念和精神内涵。”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的主持人,景德镇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熊震宇向大家发出倡议,欢迎大家秉承“合作、传承、创新”的精神加入教席大家庭,为推动陶瓷文化在全球范围的繁荣发展共同努力。

  近年来,陶旅融合、陶茶融合、数字紫陶等新业态方兴未艾,吸引了3500余名国内外陶瓷艺术家和从业者长期定居建水参与紫陶产业发展,该县2749户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活力迸发,今年紫陶产业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大关。

  指尖流转的是千年技艺,窑火淬炼的是文化根脉。开幕式上,来自各国的艺术家代表在特制的陶坯上留下姓名与创作寄语。这些承载着艺术家心意的陶坯,将作为本届展览的“艺术信物”被永久珍藏,成为本次活动跨文化交流的珍贵见证。接下来,各国艺术家将以陶瓷为桥梁,在主题论坛、艺术展陈、专家讲堂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通过多元人文交流,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亚洲各国的文明互鉴,延续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并以活动的开展为契机,碰撞出思想火花,激发出创作灵感,孕育出更多兼具时代气息与艺术深度的传世之作。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声明:红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80020

举报电话:0873-3055023 | 新闻热线:3055077 3055079|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