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5年09月14日

红河州数智驱动 助力“红果”飞向全国

  ●记者  任源源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浪潮的驱动下,独具特色的“红果”正借助电商直播与智慧农业技术,突破地域限制,从传统的线下零售跃升至“云端”,逐步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实现销量倍增。

  电商直播:“红果”的“云端突围”

  “为什么说开远的桃子又脆又甜?来看一下我们桃子的生长环境……”在开远市小龙潭镇绿差冲村的鹰嘴蜜桃种植园里,主播毛英纪正通过手机直播,带领网友“云游”桃园,展示蜜桃的生长环境和采摘过程。

  盛夏时节,开远鹰嘴蜜桃大量上市。“云老表鲜花”“殷殷亦茗”“张九一”“折翼追梦人小峰”等本土主播应邀走进绿差冲村,通过直播带货模式,让蜜桃从田间“飞”向全国。“往年,桃子都是自产自销,销路受限。今年,我们邀请本土主播直播带货,效果很好,非常省心。”村民普继成说。

  在蒙自市芷村镇庄寨村一间堆满农产品的储藏库里,返乡创业的“00后”大学生李俊杰在午间开启了直播。直播间里,蒙自特产枇杷及其衍生产品占据大半。“我们线上、线下日销量在10吨左右。”李俊杰介绍,通过直播不仅增加了销量,而且提升了芷村枇杷的知名度,助其成功入驻盒马鲜生、山姆等大型商超。

  在蒙自,像李俊杰这样的返乡创业者、致富能手、务工青年,正以“村播”身份崭露头角。2024年,蒙自市启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千名“村播”培育行动。按照“搭平台、建体系、强服务”的思路,聚焦电商运营、交易结算、农村大数据、产品供应链等环节,打造了“1个市级‘村播’孵化中心+13个乡(镇、街道)公共直播间+N个‘村播’小站”的直播产业链条,实现平台共建共享、数据互联互通。“我们抢抓互联网经济发展机遇,启动千名‘村播’培育行动,聚力培育乡土人才,探索群众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的新路径,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强村富民的发展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云动力’、按下‘加速键’。”蒙自市委组织部干部左仕兴说。

  电商直播已成为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原产地直连消费者”“场景化展示+溯源认证”成为产品直销这条赛道上的制胜法宝。今年1月至6月,红河州实现电商交易总额202.52亿元,同比增长26.12%。

  智慧农业:科技赋能精准种植

  电商销售的爆发性增长,其根源在于源头种植环节的提质增效。近年来,随着海升、联想佳沃、云科创等龙头企业的相继入驻,红河州蓝莓产业在种植技术与规模扩张上实现双重突破。

  在蒙自市云科创蓝莓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物联网水肥控制系统、遥感监测与智能化精准作业等技术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蓝莓生产全周期的智能感知、预警、分析与决策的智慧管理系统。与此同时,建水蓝莓产业数智中心依托无土栽培技术优势,通过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实现养分精准供给,充分释放植株生长潜力。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弥勒市云南梦遇莓农业有限公司则聚焦数字农业在小浆果领域的应用,集成自动化卷膜棚体和水肥一体智能化滴灌设备,形成数智驱动生产的高原特色农业模式。其系统可动态调节蓝莓苗的进排液参数,通过终端设定浇水施肥方案,监测pH值和EC值指标,实现蓝莓种植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截至2025年,全州蓝莓种植面积达9.1万亩,吸引国内外百余家种植企业汇聚,成为全国大棚基质盆栽蓝莓主产区。“红河蓝莓”不仅畅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还远销国外,实现了从“生态果”到“致富果”的价值跃升。

  在科技赋能的赛道上,泸西高原梨产业“加速奔跑”。智慧农业系统的引入,让梨园实现了智能化管理:传感器构成落果检测的“神经末梢”,实时反馈土壤墒情与养分数据,触发智能灌溉系统精准调控水肥;无人机化身“空中卫士”,实现病虫害防治的高效精准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持续投入,让泸西高原梨成为上海高端超市的“宠儿”;在广东、广西的水果批发市场,一车车梨子供不应求;在贵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泸西高原梨的身影;越南、泰国、缅甸等国的消费者,也纷纷被泸西高原梨的甜蜜所征服。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的技术革命,红河特色水果通过标准化生产体系、全产业链建设及网络化销售渠道,完成了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农户鼓起了“钱袋子”。随着“红果”品牌矩阵的完善与跨境电商模式的推广,这个北回归线上的“生态果”,正将绿水青山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声明:红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80020

举报电话:0873-3055023 | 新闻热线:3055077 3055079|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