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5年09月14日

红河州三地名拟入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碧色寨火车站。 图片由蒙自市委宣传部提供

  ●记者  普薇

  本报讯  9月12日,云南省民政厅发布公示,拟将62个地名列入第三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红河州弥勒市(历史政区名)、碧色寨(近现代重要地名)、人字桥(近现代重要地名)3处地名成功入选,成为红河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见证。

  弥勒市作为历史政区名代表,不仅以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闻名,还因地名由来背后的文化积淀与多元融合,书写出跨越古今的传奇。近年来,弥勒市以“农文旅融合”为抓手,积极推动民宿集群化发展,创新社区服务模式,为旅居者打造个性化体验,持续拓展“旅居+”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多元化发展。2024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77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7.4亿元,旅居游客成为“新弥勒人”,在这里过上“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理想生活。

  碧色寨不仅是一座火车站、一个村庄或一个景区,还是红河州乃至云南省一段辉煌历史的鲜活记忆。它的历史漫长而曲折,如同那条古老的铁轨,蜿蜒伸入群山之间。走进碧色寨,斑驳的黄墙红瓦、静止的法式挂钟、伸向远方的铁轨,共同构成了游人眼中独特而深邃的风景线。景区内现存的大通公司、哥胪士酒店以及安南咖啡馆、税务分局旧址,皆是碧色寨令人心驰神往的打卡点,默默诉说着昔日的繁华与中西文化的交融。

  滇越铁路是云南第一条铁路,自1910年通车以来,米轨火车已穿行百年。位于屏边县五家寨的铁路桥,是滇越铁路全线最具标志性的工程之一,因形似“人”字,也被称作人字桥。这座桥飞跨于两座悬崖峭壁之间,距离河面约100米,桥长71.7米,宽4.2米,桥身全部由钢板、角钢和铆钉精巧连接而成,整个桥身没有一根支撑的骨架,展现了卓越的工程设计。人字桥的建造过程充满了艰辛,是无数中国劳工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时至今日,桥上仍有货运列车通行,火车的汽笛声在山谷中回荡,仿佛在向人们讲述滇越铁路百年来的沧桑岁月与传奇过往。

  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承载着一方水土的记忆与乡愁,也是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红河州3处地名成功入选,不仅是对其深厚历史与文化价值的权威认证,还为进一步系统挖掘、保护与活化红河州地名文化带来了崭新机遇。它们跨越时空、连接古今,将持续映照红河大地的人文之光。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声明:红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80020

举报电话:0873-3055023 | 新闻热线:3055077 3055079|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