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纵横·广告 2025年07月28日

一把手术刀 一颗赤诚心

——记蒙自市人民医院骨科医生钱腾飞

  ●记者  初政艳

  “钱主任,我还能站起来吗?”日前,43岁的李强(化名)因胸9椎体恶性肿瘤被推进手术室,后背的剧痛让这个壮汉几乎蜷缩成一团。主刀医生、蒙自市人民医院骨科诊疗中心主任钱腾飞握着他的肩膀,语气坚定:“只要你配合,我们一定拼尽全力。”

  原来,李强因下肢活动受限,辗转多家医院后被确诊为脊椎恶性肿瘤。这颗“定时炸弹”紧紧包围着脊髓神经,周围缠绕着密密麻麻的血管网。“就像在布满电线的墙里拆炸弹,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患者瘫痪。”钱腾飞在术前讨论会上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手术当天,钱腾飞站在手术台旁,手里的手术刀划开10厘米长的切口。当暴露的椎体呈现出被肿瘤侵蚀的暗红色时,器械护士注意到他眉头微蹙。“先处理节段血管。”他沉稳的声音在手术室里响起。8小时内,他带领团队一步步剥离肿瘤、切除病变椎体、植入人工椎体,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如教科书。

  “出血量控制在600毫升以内!”当麻醉师报出数据时,旁边的青年医生们忍不住惊叹。要知道,这类手术的出血量通常会超过2000毫升。钱腾飞对他们说:“肿瘤就像盘根错节的老树,得顺着纹理慢慢剥,急不得。”术后第二天查房时,李强试着动了动脚趾,激动地抓着钱腾飞的手说:“动了!我的脚能动了!”

  脊柱恶性肿瘤全椎体切除手术(En-block)是骨科高难度、高风险手术,因解剖部位特殊,一度被认为是脊柱肿瘤完整切除的手术“禁区”。从医二十余载的钱腾飞,是蒙自市人民医院骨科首位开展此项手术的医生。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无数台手术积累的实战经验,他在复杂骨科病症领域声名远扬。自2019年至今,医院已完成脊柱肿瘤各类型手术超60例。

  这台手术的紧张氛围还未褪去,急诊室又送来了一名左手拇指离断伤的务工者。“医生,我不能没有大拇指啊!”患者王福(化名)被工友送进急诊室时,左手拇指只剩下一丝皮肤连接,鲜血浸透了三层纱布。

  “血管条件还行,有希望。”钱腾飞看着患者影像学资料说,“拇指承担着手部50%的功能,我们会尽力,但你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协调多学科团队、开通绿色通道……他再次穿上手术服,一场新的“战斗”即将打响。

  手术台上,面对的是破碎的骨骼和发丝般纤细的血管。“动静脉吻合必须一次成功,不然组织会坏死。”他对助手说,眼睛始终紧盯显示屏。当缝合最后一根静脉时,时钟指向晚上10点。“血氧98%!”护士报出数据的瞬间,手术室里响起欢呼声。

  术后查房时,王福举起缠着纱布的手激动地说:“钱主任,您真是我的再生父母。”钱腾飞摆摆手:“是你的手指争气,术后康复训练更重要。”他蹲下身,耐心示范握力球的使用方法,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脸上。

  “与时间赛跑,为生命而战。”作为骨科带头人,从医以来,钱腾飞在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大血管外科等多方面率先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研究,完成各类高难度四级手术1000余例,助力5000余人实现身体恢复。在他的带领下,蒙自市人民医院骨科获得云南省临床重点专科、红河州特色专科等荣誉称号,在2024年云南省卫生健康委三级医院DRGS九大专科考核中,蒙自市人民医院骨科排名云南省第五名。为了让患者达到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效果,他和团队深耕脊柱内镜技术,让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从10天缩短至5天。多年来,钱腾飞参编医学专著2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为复杂骨折治疗提供了新方案。

  “妙手回春解病痛,仁心赤诚暖人间。”“医生的手既要稳如磐石,又要柔若春风。”钱腾飞常对新入职医生说:“看到患者重新站起来,所有的辛苦都值了。”如今47岁的钱腾飞,依然保持着每天提前1小时到医院的习惯,翻看一遍重点患者的病历、在关键数据旁做上标记,和夜班医护人员了解患者夜间情况……在他看来,这份坚持,不只是职业素养的体现,还是对每一个等待救治的生命最郑重的承诺。

  当第一缕阳光掠过手术室外的玉兰树时,钱腾飞又站在了无影灯下。他握着手术刀的手,既有雕刻时光的精准,又有抚慰生命的温柔,在毫米间书写传奇。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声明:红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80020

举报电话:0873-3055023 | 新闻热线:3055077 3055079|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