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改革再深化 迈向新征程 2024年09月30日

砥砺奋进谱华章 匠心筑梦创辉煌

——云南红河技师学院高质量发展纪实

张永贵 李立章

  ●记者   张永贵  李立章  

  ■引言 

  骄子,搏击着时代风云。他们,不负重托,牢记责任使命,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砥砺前行,创造了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与辉煌……回首栉风沐雨的历程,满怀欣喜和自豪。决策者以锐意改革的气魄、踏实能干的作风、奋发有为的担当,书写出技工教育的壮美篇章。

  2017年9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深度整合“四校”办学资源,云南红河技师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七年前,学院领导亲手栽下的金桂树,如今已长成大树,花开满枝,香飘八方。

  奋进的七年,学院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教育教学跑出“加速度” 、文明校园建设成果丰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成绩斐然。

  奋进的七年,学院用一项项骄人的荣誉、一份份喜人的成绩、一次次大赛中摘金夺银、一批批毕业学生变成“金蓝领”……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党建引领  展现技师教育新作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旗帜领航,永葆精神底色。七年来,云南红河技师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建统领学院各项工作发展。学院坚持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教育和引导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领广大师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七年来,学院固本强基,狠抓落实。建立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等党建工作制度50余项,全院14个党支部全部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9个党员活动室全部配齐“智慧党建”相关设备并正常开展活动;创建“铸党魂、立师德、正校风、争一流”党建品牌,创建“云岭红烛育人机制”示范校,创新党建月报告制度,将党的工作与学院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为学院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七年来,学院坚持用理论滋养初心,以思想引领使命。高标准高质量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构建以党史为核心的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四史”学习教育模式,涌现出一大批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团组织、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三好学生。其中,获云南省表彰的优秀共青团干部1名、三好学生49人次、优秀学生干部14人次、先进班集体7个;红河州表彰的先进党支部8个、优秀共产党员55人次、优秀党务工作者20人次、优秀团干部6人、优秀团员8人、优秀团委1个、优秀团支部4个……

  七年来,学院严格履行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度,以系统思维谋划部署整体工作,从制度和程序上保证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充分发挥。学院不断深化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通过专题读书班、警示教育、知识竞赛、专题讨论等形式增强全体党员党性修养,不断精研业务知识,打造精品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七年来,学院注重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坚持立德树人初心,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健全育人机制、激活育人动能、凝聚育人合力、打造育人品牌、开拓育人新局五个维度上发力,全面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学院“大宣传”格局,以奋进姿态绘就新时代高质量育人新画卷。

  匠心育才  铸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云南红河技师学院占地面积700多亩,拥有9万平方米的实训场所、219间实训室、5575个实训工位以及价值超过2亿元的全省一流实训设备。近年来,学院通过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培养出谭志远、李忠永等优秀毕业生,其中,谭志远连续参加3届技能大赛云南省选拔赛,均获得冠军,被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第一届“云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李忠永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

  学院承办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云南省选拔赛暨2023年云南省职业技能大赛5个项目的比赛,选派48名选手参赛,有32名选手获得表彰,其中,金牌5项、银牌3项、铜牌3项、优胜奖20项。

  学院以优质的教育教学助力学生在竞赛大舞台上“星光闪耀”。在技能竞赛的舞台,学院师生尽展风采,630余名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411人次获得荣誉。

  学院坚守“办学即办企、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毕业即就业”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适应社会、企业需要的生产、管理、服务多元一体的应用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焊接加工、电气自动化、烹饪、化工工艺等专业已走在全省乃至全国技工院校专业建设的前沿,并获批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建设专业和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学院始终坚持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重点建设了6个专业集群,开设46个专业,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内涵建设成效明显。与200多家省内外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专业、共组师资、共同开展教学、共建实习就业基地,开设企业冠名班,“校企双元、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入,折射出学院高端引领、开放办学的精神气度与责任担当。

  学院现有教职工360人,其中,专职教师315人、“一体化”教师150人、云南省技工院校教学名师17人、云岭教学名师1人、“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2人、云南省技术能手4人、云岭技能工匠2人,还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

  学院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理念,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并多次在省赛中摘冠、国赛中获奖。学院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第46届、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七年来,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学院牵头成立“云南省技工教育工业机械专业联盟”和“红河州技工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通过联盟形成以技工院校、职业院校、企业和行业等多元主体组成的多层次、立体化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学院毕业生推荐就业率稳定在99%以上,高级工及以上高素质技能人才占到培养总量的90.5%。

  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建设,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河口县唐立特纺织产业园等园区、企业达成多项人才培训培养的合作共识,为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与泰国西那瓦国际大学签署框架合作协议,为中泰两国职业教育的开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增强了学院优质资源在沿边地区、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力。

  学院一直秉持“一盘棋”培训工作思路,发挥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实习实训基地等各方面的资源优势,累计社会培训鉴定113500余人次,其中高级工以上(含技师、高级技师)11490余人;承接红河州机关工人技能等级培训认定考核2700余人次;多次承接组织云天化集团公司职工技能竞赛、红河州职业技能竞赛、“开远工匠”技能竞赛等;先后被云南省职业培训鉴定协会授予“双十佳”培训鉴定单位,被推荐为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高技能人才评价优秀等次单位,2024年获云南省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时光见证前行的脚步,岁月铭刻奋斗的足迹。奋进的七年,一场场技能大赛接连举行,一个个校地、校企合作项目成效显著,一批批“金蓝领”走向社会……云南红河技师学院已成为群众满意的家门口优质技师学院。

  文化铸魂

  绘就学生多彩人生

  七年来,学院持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积极发挥校园文化育人铸魂、传递正能量、传播新风尚的作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结出累累硕果。

  育人之本,立德铸魂。七年来,学院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教育学生牢固树立理想信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院继2018年获得“云南省文明单位”后,2021年又通过复审,荣获“云南省文明单位”称号。

  七年来,学院坚持唱响红色校园文化主旋律,常态化组织学院党员干部、团员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主题团课、主题团日活动和黑板报宣传活动,以各党支部、班级团支部为载体带动和覆盖全院师生,通过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政策和理论宣讲融入日常。同时,学院紧抓重大时间节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开展参观党建主题公园、观看红色影片、红色故事大家讲活动等红色主题活动,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学院提倡志愿文化新风尚,始终把培育志愿服务文化作为提升师生素质的有力支撑,以创建文明单位和开远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精心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每年开展“学雷锋”活动,“国际志愿者日”活动,禁毒防艾、法制宣传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前往开远市各福利、敬老机构开展志愿服务;积极参与省、州、市各级组织的各类赛会志愿服务工作,并通过“线上+线下”志愿服务模式,营造校内志愿服务活动人人参与的志愿服务新风尚。

  学院突出社团文化促发展。目前,学院共有学生社团38个。以师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开设免费的第二课堂活动兴趣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打造星级社团,树立品牌社团,通过社团活动丰富师生课外生活,为学生提供成长成才的平台。

  社团活动、志愿服务、主题演讲、运动会、党史知识竞赛……一个个校园特色文化活动,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青年志愿者组织服务及学生会团队活动已成为学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匠心传承、德技双馨已经成为新时代技师学院学子的代名词。

  “于时代大潮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云南红河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杨泓表示,学院将努力在建成特色鲜明、贡献突出、人民满意的一流高品质技师院校的新征程上,奏响新的奋进乐章,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高技能人才力量。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声明:红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80020

举报电话:0873-3055023 | 新闻热线:3055077 3055079|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