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金融·广告 2025年10月17日

石屏县打造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新范式

  小微企业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石屏监管支局(以下简称“石屏金融监管支局”)立足县域特色,以创新服务机制为核心,打造多层次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

  完善协同治理

  构建服务格局

  石屏金融监管支局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分层沟通体系,通过定期专题汇报和每周成效反馈,累计向县政府提交8项专项建议,为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决策参考。此外,该局创新部门协同模式,构建“政府主导、监管推动、银行落实”的三方联动机制;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议3次,建立发改部门牵头、市场监管部门配合的清单提供机制,推动7家银行机构开展定向对接,实现信息互通和责任共担。支局负责人带队走访企业39家,组织召开银行机构推进会6次,现场解决“五项标准”落实、信贷流程优化等9个问题,开展专项督导9次,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创新服务模式

  破解融资瓶颈​

  针对小微企业“短频急”需求,石屏金融监管支局构建“科技+数字+普惠+科创”四维体系:指导农行石屏县支行推出“科技e贷”,在5个工作日内为某豆制品企业发放100万元纯信用贷款;推动邮储银行石屏县支行运用大数据金融工具,为某果蔬合作社当日授信50万元,追加抵押后放贷300万元;创新“信贷+保险”双轮驱动机制,工行石屏支行为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提供300万元“种植e贷”支持,支局联动人保财险推出“杨梅气象指数保险”,已赔付9户农民13.1万元;指导农商行、建行、工行分别推出“科创贷”“善科贷”等。

  深化银担合作

  完善风险分担​

  石屏金融监管支局主导搭建银担合作平台,推动辖内银行机构与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建立“联合尽调、风险双控、损失分担”合作机制。针对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特点,量身定制“县域特色农产品担保授信方案”,将蓝莓、辣椒等特色农产品纳入重点支持名录。针对某食品有限公司季节性收购的资金需求,支局协同农行石屏县支行与省农担公司,创新采用“中期易贷+农担保证”模式,为其发放200万元收购贷款。自机制启动以来,辖内银行机构与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已合作担保贷款62笔,贷款1.32亿元,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担保贵”问题。

  优化服务流程

  提升融资效率​

  石屏金融监管支局着力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将全县划分为9大金融服务网格,安排专人统筹,指定银行机构按网格对社区、乡(镇)进行“扫街式”走访,推动小微企业走访融资增量扩面;建立“清单推送—银行反馈—发放贷款”的闭环高效服务机制,设定“3日响应、15日尽调、30日反馈”时效标准,要求银行机构对纳入推荐清单的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实现需求对接率达100%;依托“融信服”平台,搭建全县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线上化平台,实现走访登记、融资申报、推荐审核、授信放款全程线上办理;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和“扩面提质”乡(镇)专项行动,累计摸排企业需求200余项。

  自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运行以来,截至9月21日,已成功为全县1618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对接服务,累计为1454户主体完成授信7.28亿元(授信率91.56%),累计向1406户主体实际发放贷款5.73亿元(获贷率88.54%)。服务模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对接”,风险评估从“重抵押”转向“重价值”,服务效率从“周级审批”提速至“天级响应”。

  石屏金融监管支局将继续深化“政银担企”协作,发力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创新业务,健全长效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金融动能。(刘佳)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声明:红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80020

举报电话:0873-3055023 | 新闻热线:3055077 3055079|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