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白鹇 2025年09月14日

老来学琴:一把小提琴拉出我的晚年乐

  ◎谭文

  每天午休,单位办公室的走廊里总会响起小提琴声,拉琴的人是我——一个年过六旬、退休后又被返聘的老头子。自从我退休,这把小提琴就走进了我的生活,成了我最贴心的伙伴。

  年轻时的音乐缘

  说起来,我和乐器的缘分早在我上中专时就结下了。那时家里穷,买不起乐器,我就借同学的小提琴、二胡、吉他、笛子等琢磨。同学只点拨一两下,我便记在心里,看他们练琴时持琴、按弦、运弓的动作,回头自己模仿;图书室里几本演奏法的书籍被我翻卷了边,连简谱这种需要人教、耳听和口练的东西,我都是对着书本“啃”会的。三年的中专生活下来,我竟然也能像模像样地拉上好几首歌曲,还在学校的联欢会上用二胡给同学伴奏了一次。

  后来去乡下工作,我随身带着一支笛子。它给我匮乏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陪伴了我5年。进城后,工作、家庭填满日子,尤其在女儿出生后,我的生活几乎与音乐断绝,这一断就是几十年。

  重拾爱好的波折

  “改非”后,随着退休时间临近,我开始规划退休生活。一个周末打扫卫生,那支跟随我40多年的竹笛突然冒了出来,于是我那颗被压抑得太久的心竟跃跃欲试。我把笛子擦干净后试了试,没想到手指僵硬得不听使唤,气也接不上。当年在学校,不论站着、坐着甚至躺着都能吹得顺顺当当,气息充足,不知疲倦,现在怎么就吹不动了呢?难到真的老了?

  女儿来看我,聊起吹不动笛子了,退休后想去学二胡。没想到女儿坚决反对,她决意让我去学小提琴,说学小提琴要“高雅”一些。我拗不过她,就放弃了学二胡的念头。

  本打算去老年大学报个班,一打听才得知,老年大学里声乐班不少,就是没有小提琴班。人家说,小提琴太难,需从小练习,要“童子功”,老年人指关节、腕关节僵硬,学起来费劲。我没有打退堂鼓,而是购买了一把小提琴,自己摸索着学了起来。

  磕磕绊绊的学琴路

  好在同小区的老杨会拉小提琴,我有机会就向他请教几招。可小提琴学起来比意料中难多了。虽然有年轻时那点不规范的底子,但因几年前骑车伤了左手掌,导致我的小指不听使唤,按不了弦,只能靠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凑合。换把必须用小指按弦,我换不了,就只能停留在第一把位拉,琴技想提高,难。

  去年,我正式退休,但又被单位返聘,只能见缝插针练琴。我干脆再买一把琴,家里放一把,办公室放一把。我每天午休时利用大家饭后尚未午休的时间拉上20分钟,晚上在家有空时再拉一阵子。

  琴声里的晚年乐

  老杨给我发过一个视频,一个小伙子用一把10余万元的小提琴演奏《梁祝》,那声音清脆得难以用语言描述,弦乐都能拉出打击乐的效果,像无数小珍珠落在玉盘里。我想拥有一把这样的琴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可囊中羞涩不允许我去做这样的梦。其实,我的两把琴也足够了——小提琴拉起来的时候,足以让我沉醉在琴声里,它调节着我的生活,愉悦着我的身心,帮助我度过生活中的沟沟坎坎。记得有一次我在办公室走廊里拉,有一个人来找我说事,站在身旁好一会儿我才发觉,沉浸太深。

  学小提琴的这几年,我从没后悔过。现在我几乎天天都要拉一会儿小提琴,将疲惫的身心往琴声里泡一泡、洗一洗。

  水平是提不上去了,但自己听着高兴,也能向女儿“交差”了。这就够了,一把小提琴拉出了我的晚年乐,值了!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声明:红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80020

举报电话:0873-3055023 | 新闻热线:3055077 3055079|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