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2025年06月28日

建水县“三链聚合”绘就文旅发展新画卷

  ●通讯员   金翠芬

  本报讯  建水县以文旅融合为笔,通过创新活化文化遗产(文脉链)、全链锻造紫陶产业(产业链)、联动振兴乡村经济(乡愁链)“三链聚合”的有效实践,绘就了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产业与人文共兴、城乡协同发展的崭新画卷。2024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09.34万人次,同比增长19.82%,实现旅游总花费208.98亿元,同比增长17.15%,提前两年完成接待国内外游客、实现旅游总花费两项指标。

  串珠成链,活化千年文脉。以“文物为媒  创新赋能”破题,将“古建筑博物馆”“百年滇越铁路”等历史瑰宝转化为活态传承载体。以临安古城、西庄紫陶两个特色小镇为纽带,串联起紫陶里、供销记忆、张明收藏馆等20余个沉浸式文旅场景,创新打造“红河学院崇正书院”、双龙桥稻田公园、乡愁集市、房车营地等业态。建成诗年华等3个城市书房和4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智慧书屋,精心构建“特色小镇+文旅项目+旅居业态”融合矩阵。探索“小院经济+研学基地+旅居会客厅”模式,落地窑尚美术馆、孝行栖院旅居营地等特色项目,培育焕文书院、于坚书院等6个书画家创作研学基地,打造和院、焕文书院等5个旅居会客厅,解码多元文化体验。深耕93项非遗保护项目,开发紫陶气锅、文房小品等特色文创,借力旅游文化节、稻田音乐会、孔子文化节等活动构建央地媒体传播矩阵,建水文旅20余次亮相央视,推动文化遗产从静态保护向动态传承。

  全链融合,打响紫陶品牌。以“紫陶+文旅”为路径,全力锻造产业振兴核心引擎。成立紫陶营销中心、国际陶艺家合作交流站、紫陶非遗传习馆,打造紫陶街、蚁工坊、贝山陶庄等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紫陶里汉唐文化街荣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创新构建“展会+赛事+精品酒店”营销体系,举办中国四大名陶展、紫陶文化节、陶艺大赛等活动,组织企业亮相南博会等大型展会。打造云栖湖酒店、蚁工坊酒店等精品酒店,8件紫陶作品入选云南省“非遗伴手礼”,“食香陶韵”线路跻身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2024年,紫陶产业产值突破85.1亿元,聚集经营主体2743户,带动就业7万人。积极推进传统工艺手工认证国家级试点,持续擦亮“紫陶之都”金字招牌。

  双链联动,绘就乡愁画卷。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样板,构建“乡愁之旅+田园综合体”发展格局。着力推进建水—石屏“滇南最美乡愁之旅”项目,团山村成功创建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他广村、团山村打造为国家级森林村庄,培育出楸野国家甲级旅游民宿。打造双龙桥稻田公园等特色“农旅融合”业态,新房村乡会艺术空间形成“民宿+餐饮+亲子体验”综合业态。依托曲江温泉、泸江烟柳、云龙山等优质资源,发展山水田园民宿300余家。“建水古城—团山村”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年吸引游客110万人次。12万旅居旅创游客的涌入,带动西庄镇、碗窑村等发展模式成为云南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有力推动“乡愁经济”转化为强劲的振兴动能。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声明:红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80020

举报电话:0873-3055023 | 新闻热线:3055077 3055079|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