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5年04月15日

红河州——

打造“智慧大脑” 守护林草资源

许扬 梅钰婕

  ●记者 许扬 通讯员 梅钰婕

  在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宛如一颗绿色明珠。这里60%以上的土地被茂密的森林覆盖,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享有“滇南生物基因库”的美誉。

  为做好林草资源的监管保护工作,破解传统防火模式“人少山多、监测盲区大”的困境,自2021年起,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红河州分公司(以下简称“红河铁塔”)全面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打造了红河州数字林草监控系统,助力林草资源监管保护迈向智慧化。

  在屏边县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余台“铁塔数字哨兵”——双光谱摄像机时刻扫描着茫茫林海。这些“电子眼”是红河数字林草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强大的功能,能够自动识别烟雾和火点,并在10秒内报警并精准定位,真正实现人防与技防的高效结合。

  “过去,依靠护林员巡山防火,效率较低,发现火情时往往已经蔓延。现在有了‘电子眼’,火点刚冒烟就能被精准锁定。”据红河州林草局工作人员介绍,2024年,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核查处置初期火情120余起。目前,红河州重点火险区域的技术防控和监测覆盖率已提高到85%以上,一般火险区域提高到75%以上,有效预防和控制了森林火灾的发生,实现了火灾初期“打早、打小、打了”。该系统已成为红河州森林防灭火的“智慧大脑”,推动森林草原防火实现从“被动应对处置”到“主动预警监测”的重大转变。

  针对清明节前后祭祀用火、农事用火多的严峻形势,红河铁塔依托通信基站资源优势,在195座铁塔站点加装双光谱摄像机,创新打造“一塔多用”模式。这些摄像机的监测半径可达5~10公里,“365天×24小时”远程、不间断扫描林区,构建起覆盖全州13县(市)、3个保护区、2个林场的网络监测系统,提前预警林火,为科学调度和及时处理提供有力支持。

  除了“铁塔数字哨兵”,无人机也成为红河数字林草监控系统中的“巡查卫士”。在建水县辖区的密林上空,搭载可见光与热成像双模载荷的无人机正在执行例行巡护任务。在建水县西庄镇鹧鸪冲村附近,无人机凭借敏锐的“眼睛”,捕捉到一处存在蔓延风险的农事用火,迅速锁定位置,拍摄高清影像,测算火势范围,并在30秒内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建水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完成预警。建水县林草局工作人员表示,引入红河铁塔智能巡护系统后,无人机按规划航线巡航,能够自动拍照录像回传、遇险情即时报警。热成像技术还能穿透烟雾,精准识别隐蔽火源,防控效率大幅提升。

  在开远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值班员坐在办公室轻点鼠标,就能看到海拔2300米瞭望塔的实时画面。双光谱技术让系统具备“看得清”和“测得准”的双重优势,不仅能排除烟雾、高温作业等环境干扰因素进行精准识别,还能实时监控盗伐林木等违法行为,并自动采集与归档违法证据。

  如今,红河铁塔正助力红河林草织牢“天空地”立体监测体系,通过整合8大功能模块的数字平台,打造林草资源“一张图”,实现从资源监测到应急指挥的全链条智慧化。这套智慧防控体系是红河州推进林草治理现代化的创新探索,为守护绿色家园注入了强大动力。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声明:红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80020

举报电话:0873-3055023 | 新闻热线:3055077 3055079|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