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白鹇 2025年04月13日

在红河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王若杰

  ◎王若杰

  如果从遥远的星河往地球上远眺,人们或许会看到一条红色的河流,它像地球母亲的血脉,奔腾向前、生生不息;它从雄奇巍峨的云贵高原哀牢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奔流而来,滋养着云贵高原上地处祖国大西南边陲的这片3.29万平方公里的红色沃土,这条河流叫红河。这片被红河红色血脉深深滋养着的土地,因美丽的红河穿境而过得名,它的全名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简称“红河州”。红河州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哈尼族自治州,红河是红河州的母亲河。

  红河,作为一条河流,它从高原奔腾而下,涌向大海的怀抱。

  红河,作为一个地理名称,它在高原和大海之间,孕育着无限的美好。

  云南是世人公认的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而世人心目中构成彩云之南的所有的元素,在红河几乎都能找到,所以说,红河是云南的缩影,红河是“最云南”的地方,红河有着“最云南”的味道。

  红河呈现给世界的名片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它是红河州最厚重的文旅名片,是祖祖辈辈的哈尼人用千年时光,凭着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支撑,靠勤劳和智慧依山修建而成,田埂顺着山势,修出了自然的等高线,哈尼梯田一级一级顺着山梁登上了云端。

  红河呈现给世界的名片之二,是滇越铁路及其沿途的旖旎风光。云南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由于红河面向东南亚的特殊地理位置,一百多年前滇越铁路的修通,成就了云南通向世界的便利铁路运输,云南十八怪中描述的——“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就是形容红河州的这一景象。坐上穿行在青山绿水之间的米轨小火车,听着蒙自百年开埠通商的悠悠往事,想象着一百多年前,多少人还不知咖啡为何物的时候,蒙自人已经在滇越铁路碧色寨火车站的咖啡屋里,品着热气腾腾的咖啡,在红土地的网球场上打着网球了,都说时尚的流行周期是二三十年一个轮回,但是咖啡和网球一直都站在时尚的风口浪尖上。

  红河呈现给世界的名片之三,是有传承千年的古城风韵。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水,已有1200年的历史,也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紫陶的发源地,民间流传“建水紫陶存茶,越存越香”。与建水山水相连的另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石屏。因是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袁嘉谷的故乡而得名“状元故里”。古朴的石屏城至今依然保留当年龟形城池的风貌,这里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漫步在建水和石屏,古街、古村、古桥、古井、古塔、古寺随处可见,两座古城是滇南儒学教育的兴起之地,因美丽的高原湖泊异龙湖在建水和石屏两座古城之间,所以建水和石屏有“一湖两城”之称,“文献名邦”也是它们共同的美称。

  红河呈现给世界的名片之四,是独特而美丽的自然风光。红河是天然氧吧州,有“绿海明珠”——大围山、黄连山、西隆山等原始密林;溪谷山间,有300多种上亿只蝴蝶一起破茧成蝶、翩跹起舞,形成世界罕见的生态奇观的金平蝴蝶谷;有神秘莫测的喀斯特地貌的范本—— “溶洞世界”燕子洞、阿庐古洞、白龙洞和南洞等。

  红河呈现给世界的名片之五,是多彩而璀璨的人文风光。红河州拥有众多特色旅游小镇,仅在弥勒市就有4个:太平湖森林小镇、东风韵小镇、可邑小镇和红河水乡。虽处高原,弥勒却是难得的水乡,人们可以在湖泉半山温泉洗去一身疲惫,听着松涛打盹、拥着湖风入眠,在太平湖小镇邂逅动人的太平公主,去“东风韵”小镇感受“万花筒”的艺术气息,到可邑小镇跳一段欢乐的“阿细跳月”,在红河水乡领略市井凡尘的人间烟火。其他特色小镇团山民居在建水,郑营古村在石屏,城子古村在泸西,尼苏小镇就在州府蒙自,并且尼苏小镇坐拥高原湖泊大屯海,是高原人看“海”的好去处。

  红河呈现给世界的名片之六,是多姿多彩的民族节日。红河州有20多个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集聚在这片土地上。各种民族节日在这里绽放——哈尼十月年、矻扎扎节,彝族火把节,瑶族盘王节,苗族花山节,傣族泼水节……此时酣畅淋漓的斗牛比赛正在上演,人们在摇旗呐喊;彼时彝族烟盒舞,阿细跳月、哈尼的铓鼓舞乐作舞又在激情上演。融入红河万民同乐的节日,就可感受到简单而纯粹的快乐……听听,此刻的红河大地,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都唱响着《马樱花》的旋律,能歌善舞是红河人的标配。在红河,山上盛开的马缨花也被唱成了歌、跳成了舞。红河,在被世界看见的同时,也希望被世界听见。

  红河呈现给世界的名片之七,是让人欲罢不能、垂涎欲滴的美食。久负盛名的蒙自过桥米线已正式成为国宴佳品,飘香万里的建水豆腐、石屏豆腐、个旧小肉串,上过央视的个旧斗姆阁卤鸡,屏边白河凉鸡、黄鳝米线、特色的每周一锅,元阳的牛肉干巴、河口的小卷粉、泸西的烤土豆都是一绝,都会让人回味无穷。当我写下《在红河生活的另一种可能》这个标题的时候,红河人的朋友圈正被撒贝宁、周笔畅和陈立刷屏,在红河三月和煦的春风里,这三位大咖在红河的大街小巷行走,一会儿在隐藏于时光深处的古城石屏用井水代替卤水点豆腐,一会儿又在一个烟熏火燎的烧烤摊前吃烧豆腐;忽而又转悠到有斯文人家、燕归故里之称的古城建水,在气锅宴上大快朵颐;隔天又辗转到红河州的州府、过桥米线的故乡蒙自“甩”米线,隔着屏幕都可以闻到过桥米线的独特香味……这是总台央视人气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在红河的拍摄,撒贝宁、周笔畅和陈立将带领观众,开启一场红河美食与人文的奇妙之旅,一同领略红河独特的美食与风土人情。

  …………

  红河呈现给世界的名片还有很多,主要看你从哪一个角度去发现。综上所述的,可能是大多数来到红河的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

  其实,在红河生活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不管是旅游、旅行还是旅居,根本不用去管红河有几张名片,脚步永远只能跟随内心的感觉走,恰如我们会在不经意间一抬头,看到远处郁郁葱葱的山间和陡峭的半山腰处,一列灰褐色的货运列车,如一位意志坚定但上了年纪的老人,吭哧吭哧地喘着粗气,执着地在铁轨上爬行;又恰如一位身着汉服的年轻女子,穿过古老的青石板巷子去打一桶清凉的井水;也恰如三两好友坐在盛开着绣球花的小院,随手剥开一个红红的石榴,玛瑙般晶莹剔透的石榴籽让人不舍得下口……这些生活的日常,好似屋檐下滴落的串串雨珠,垂落的刹那,已弹奏出相遇的节奏。

  或许,原本平常的一天,会因为遇见而不平常。

  红河原本就是中原汉文化与边境少数民族文化完美融合的地方,来吧,到红河来,来开启一段遇见壮美秀丽山水,感受“一半烟火一半诗”的惬意旅居生活。

  来吧,红河在这里,美丽着、欢乐着。等你。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声明:红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80020

举报电话:0873-3055023 | 新闻热线:3055077 3055079|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