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5年10月21日

融入新格局 开门迎新客

  ●记者  赵婧汁

  晨光微熹,红河岸边的河口口岸早已引擎轰鸣。一辆辆满载电子元件的货车,通过“一次通关”专用通道,在数字化查验系统助力下,不到十分钟即办结手续,迅捷通关,直奔河对岸越南老街的工厂。

  这份日常的繁忙,是“十四五”以来红河州拥抱新格局、笑迎八方客的缩影。五载春秋,红河成功实现从“开放末梢”到“辐射前沿”的跨越,预计2025年经济总量将突破3000亿元,以坚实的开放步伐,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

  平台筑巢:制度创新引来产业新客

  “以前办手续要辗转多个部门,等上1个多月,现在3天就能办理完成。”在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政务服务大厅,开远如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的一席话,道出了企业对“红河效率”的由衷认可。这样的便利,源于片区147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任务全面落地。其中,“边民互市贸易‘多区备案、多区申报’改革”已在全省推广,推动河口口岸整体通关效率提升40%。

  作为江苏新东旭集团旗下企业,开远如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已在开远与越南富寿实现“一企两国两厂”协同生产,构建起面向东南亚和欧美市场的完整纺织产业链。公司专注于面料生产,越南厂区负责成品制造,跨境产能合作优势得到充分释放。这一模式目前已拓展至机械制造领域。云南河口产业园区已集聚三大主导产业企业63家,2025年上半年,全州开放型园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州比重达81.67%,平台叠加效应持续显现。

  在红河综合保税区内,广东森茂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将芯片封装为手机零部件。这些产品经河口口岸出口,已占越南某知名手机品牌供应链的30%。2024年,该公司建成6条生产线,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并签约消费类电子零配件数控加工中心项目,有望填补云南省在铝材表面处理工艺方面的空白。同年,红河综保区与蒙自经开区共同跻身全省千亿级园区行列,成为对接南亚东南亚市场的重要节点。

  通道织网:内外联通激活循环动能

  “以前从蒙自发货到越南海防港要3天,如今经弥勒—玉溪高速公路从河口出境,只需一天半就能送达。”云南运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龚锐的切身感受,生动印证了红河州“内联外通”交通体系发生的深刻变化。

  五年来,红河州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文蒙铁路开工建设,结束了蒙自不通铁路的历史;弥勒通用机场投入使用,架起一条“空中快线”;蒙自机场已完成校飞,首航在即;元阳至绿春高速公路通车后,将进一步助力哀牢山区农产品更快出滇入海。

  在中越边境,2025年3月启动建设的中国坝洒—越南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正有序推进。大桥主跨达110米,运用绿色智慧建造技术,建成后将与现有3座跨境桥梁共同构成“四桥连两国”的跨境通道体系,货车通行时间将从1小时压缩至10分钟,成为中越边境功能最完善的枢纽节点。在红河(河口)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内,河口哈威供应链的冷链中心每天将200吨云南鲜花、果蔬运往越南、泰国。“以往鲜花运到越南需要3天,现在48小时内就能进入胡志明市的花店。”云南鲜花进出口公司通过“绿通一码通+跨境一锁”模式,将蒙自鲜花运至河内仅需9小时,单次可节约成本800元至1000元,货损率下降30%。2024年,全州A级物流企业数量已增长至20家,“通道经济”正加快向“产业经济”转型。

  贸易提质:便利赋能拓宽合作朋友圈

  在河口边民互市贸易市场,边民李玉龙轻点“边民互市”App完成申报后说道:“我们10人拼一车货通关,全程手机操作,一次能赚45元到75元。”这种“边民互助组+国有平台+市场主体”的创新模式,使越南咖啡豆、鲜椰子等商品通关后5分钟即可运抵河口富甲商贸加工厂,形成“进口—加工—销售”无缝衔接的转化链条。红河州创新推出的“边民贷”已累计发放贷款超过2亿元。2024年,边境一线村边民补助提高至每人每年13800元,让边民切实享受到开放发展带来的红利。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企业同样从贸易便利化改革中获益显著。“以前申报一票货物要填十几张表,现在实行‘一次申报’,每月可节省30%以上的时间。”李军介绍,自贸试验区推行的“一箱到底”模式,使公司的纺织品可从开远直运越南海防,物流成本显著下降。

  2024年,红河州与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达169亿元,增长33.5%;对越南进出口额达141亿元,增长25.8%,占全省对越贸易总额的63.7%,连续5年位居首位。同年举办的边境贸易交流会达成意向采购金额124.39亿元,成为深化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农产品出口表现尤为突出,全年出口额达41.7亿元,增幅100.1%,其中蓝莓出口1425吨,占全国出口总量一半以上。河口口岸继续保持全国对越农产品出口最大陆路口岸地位。

  民心相通:交融互鉴凝聚友好力量

  “我们与越南老街市文艺队每年都有交流,大家在互动中结下了真挚友谊。”河口县文化馆演员陈奕宏的话语,折射出中越边境民众之间日益深厚的情感纽带。

  作为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的重要活动,2025年中越跨国春节联欢晚会以“同心筑厚谊、携手共发展”为主题,先后在中国河口县和越南老街市举行。中越双方演员联袂献上《武韵耀中华》《老街唱响生活节奏》等特色节目。当尾声歌舞《大河长歌》奏响,全场观众与演员共跳“马缨花”舞,将晚会气氛推向高潮,生动诠释了中越人民“共饮一江水”的深厚情谊。

  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跨境合作不断深化。河口县职业高级中学作为云南省唯一招收越南籍汉语留学生的公立中职学校,通过“双语双专业”模式培养人才,目前在校越南学生共有201人,自2016年以来,已有60名越南毕业生进入云南高校继续深造。河口县人民医院作为“国门医院”,2024年共接诊越南患者7901人次,其中中医康复科备受信赖。跨境医疗救援“绿色通道”已为85名危重患者争取宝贵时间,越南籍医生陈氏莺以其专业服务赢得两国患者信任。

  官方往来与民间交流同步推进。2024年以来,红河州与越南老街省、莱州省举行多次会晤交流,并签署五年合作规划。目前,红河州已与越南、老挝、法国共建7对国际友好城市,与越南建立14对边境友好村寨,“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理念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潮平海天阔,风正好扬帆。五年间,红河州以开放为引领,释放了制度创新的活力,提升了跨境通道的效能,拓展了贸易合作的空间,增进了民心相融的温度,展现出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热情迎接八方来客的生动画卷。立足新起点,红河州正以更宽广的视野,加快构建“口岸+腹地+跨境”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助推更多“新客”走进来、更多“红河造”走向世界,在中国式对外开放的征程上笃定前行。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声明:红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80020

举报电话:0873-3055023 | 新闻热线:3055077 3055079|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