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耿晓宇
本报讯 时下正值烤烟收购季,走进开远市中和营镇新能源收购点,仅有几名工人将回潮后的烟叶下杆、投料,烟叶顺着流水线进入智能烟叶分级机,精准落入对应的分拣箱。这一崭新的智能分级场景,正是开远市烟草专卖局以新质生产力重塑烟叶生产全链条的生动实践——如今,集约、创新、低碳、智能的“种+管+烤+收”模式已初步形成体系。
烟叶生产链的革新,从育苗环节便已起步。今年3月初,依托羊街乡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智慧大棚,开远市烟草专卖局开启了以“潮汐式育苗”为核心的探索。“‘潮汐式育苗’模拟自然潮汐,会根据烟苗生长情况周期性升降营养液。”技术人员介绍,不同于传统人工管理,“潮汐式育苗”大棚配备物联网智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监测棚内温湿度、光照等数据,自动控制风机、喷淋、遮阳帘等设备调节环境,为烟苗打造最优生长条件。
智慧大棚的应用大幅提升了育苗效率与质量,1人至2人即可管理整个大棚,在相同育苗规模下,人工成本仅为传统漂浮育苗模式的五分之一;培育的烟苗整齐度提高15%至20%,根系生物量增加30%,且营养液循环利用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兼顾高效与绿色。
进入烘烤环节,创新成果同样显著。在中和营镇新能源烘烤工场,100座光伏电能烤房全力运转,2名烘烤管理员正在巡查烤房控制器运行情况。今年,开远市烟草专卖局在此推广“采烤分收调一体化”模式,集中采收的烟叶同天入炉、同批次出炉,成为烟叶生产链创新的重要一环。
“除了中和营镇的100座新能源烘烤工场,羊街乡还有50座光伏电能烤房,其他烟区还配置了34座甲醇燃料烤房、319座生物质燃料烤房。” 开远市烟草专卖局基础设施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几年将新增332座生物质燃料烤房,覆盖烘烤面积1.67万亩,实现全市新能源烘烤占比超30%。同时,在州烟草专卖局的支持下,该市烟草部门已引进5台智能分级机,分级环节直接使用智能分级机进行分选。
据了解,智能分级机以不少于每级6000片的烟量建模,可自动分析流水线上烟叶的品质因素并定级。分级后的烟叶装车时,会放置RFID等级卡,到过磅环节,机器直接识别等级卡确认等级与重量;收购入库的烟叶采用框栏储存,实现当天收购、当天装框。这种“无人过磅”的收购模式,持续为烟叶生产链提效赋能,让开远烤烟生产焕发全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