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罗治国 毛玥璇
微风轻拂,屏边县新现镇连片的稻田里水波荡漾,一尾尾鱼苗被投放其中,正式开启了新一年“稻在水中长,鱼在稻下游”的生态种养模式。这是屏边县积极推广稻鱼综合种养、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屏边县立足资源禀赋,以“稳粮增效、生态优先、以渔促稻、三产融合”为原则,大力推广稻鱼综合种养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与效益协同发展的共赢之路。
作为这一模式的先行示范点,新现镇率先铺开稻鱼共生的生态画卷。“通过实施稻田养鱼项目,鱼的粪便可以作为天然肥料,促进水稻生长,经济又环保,实现绿色健康养殖。”屏边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渔业服务站站长刘忠中说。
本次由政府免费提供的1万公斤鱼苗,惠及新现、洗马塘、永胜等7个村委会24个村民小组269户农户。
“这些地方水源充足、土质肥沃、气候湿润,群众对稻田养鱼的积极性也比较高。”新现镇农业农村发展和财务服务中心主任姜文平说。
在鱼苗发放现场,水稻种植户拿着水桶、背篓等容器排队领取鱼苗,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登记、分装。领取到鱼苗的农户脸上藏不住笑意,快速奔至自家田头。阳光下,伴随着入水声,一条条鱼儿开始在水中畅游。
通过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稻田鱼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受到市场青睐。此模式构建起“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稻鱼共赢”的绿色生态循环系统,不仅大幅提升了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还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和水产品供给,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