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5年09月13日

绣出美丽画卷 织出幸福生活

——红河州刺绣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侧记

  ●记者  周勇  张娜

  一针一线绣春秋,镂月裁云织锦绣。9月10日至11日,红河州刺绣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在石屏县召开。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人员通过车间门店考察、开展深入研讨,以“绣”论道,共商刺绣产业发展大计。

  会前,为全面摸清彝绣产业“家底”,与会人员沿技艺传承到市场转化的产业脉络,深入相关企业开展调研。他们带着问题走进生产一线,听介绍、问需求,用脚步探寻产业发展的真实图景,用目光感知彝绣技艺绽放的崭新生机。

  首站来到李怀秀李怀福非物质文化传习所的彝绣车间,推门而入,一派繁忙而有序的劳作景象映入眼帘。10余名绣娘围坐在长桌旁,指尖银针在红、黑、黄三色绸缎间轻盈起落,流转如飞。红河多依树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谭梅介绍:“我们坚持‘技艺传承+就业增收’双轨并行,这里的绣娘平均每月靠刺绣可增收2000余元。”大家俯身细看绣品的针脚与纹样,询问绣娘的培训时长与订单情况,对传习所推动“让非遗活在日常”的实践频频赞许。​

  随后,一行人走进“古城彝绣”品牌店。店铺以石屏古城青砖灰瓦为基调,橱窗中陈列的彝绣产品令人眼前一亮:既有融合现代剪裁技法的彝绣连衣裙,又有不乏印着传统“太阳历”纹样的文创笔记本。与会人员仔细翻看产品价目表,了解线上线下销售占比,并叮嘱店家“既要守住传统技艺的根脉,也要主动契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走进“青墨”彝绣酒店综合体,彝绣元素被巧妙融入每个角落。大堂吊的灯罩绣有彝族支系服饰的精致纹样,客房抱枕则以“吉祥结”图案点缀,处处流露文化韵味。该酒店创新打造“住宿+体验+消费”模式,游客可以入住彝绣主题客房,体验简易刺绣技艺,离店时还可带走定制的绣品作为纪念。与会人员对“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模式给予肯定,并鼓励酒店进一步挖掘彝绣背后的文化故事,让客人“来了就忘不了”。

  每一处考察点位都像一扇窗口,展现了彝绣从“指尖技艺”到“产业增收”的跃升,也为会上政策的制定与思路的碰撞,提供了扎实的实践支撑。

  11日上午,在热烈的掌声中,覆盖着红绸的牌匾被缓缓揭开,标志着红河州绣娘协会正式成立。现场绣娘难掩激动之情:“我们绣娘群体有了自己的‘娘家’。”据悉,该协会将聚焦绣娘实际需求,提供技艺培训、订单对接、权益维护等全方位服务,致力于把分散在各村镇的“指尖力量”凝聚成推动产业发展的“拳头力量”。

  “有了‘好日子贷’,我就能扩大家庭工坊规模,再招5个姐妹一起干。”石屏县绣娘王秀芝手持授信书激动地说。在金融赋能环节,州内多家银行机构现场为刺绣从业者及企业颁发三类专项贷款授信书,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产业成长。签约环节同样亮点纷呈:石屏县人民政府与红河州铁塔公司签订《文旅产业战略合作意向书》,石屏县绣娘联合会与南华县七彩彝绣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携手推进“资源互补、互利共赢”。从组织建设到资金支持,从合作签约到资源整合,推进会上的多项重磅举措,正为红河州刺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来自不同县(市)的从业者代表踊跃发言,结合自身实践,分享刺绣产业发展的经验与思考,也抛出了问题、直言困惑,为下一步政策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的基层视角。

  “此次推进会明确了要积极探索‘刺绣+文旅’‘刺绣+时尚’‘刺绣+定制’‘刺绣+电商’的多元发展模式,深化融合发展路子,让我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前景。”石屏县绣美彝山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华颇感振奋,她表示,文化传承既要后继有人,又要顺应时代推陈出新,找到市场定位。这正是她所在企业下一步努力突破的方向。公司此前尝试将彝绣与定制服务相结合,为客户设计专属纹样绣品,虽初见成效但规模有限。此次大会清晰地指明了融合发展的路径,让她对拓展“刺绣+定制”“刺绣+时尚”业务充满信心。

  刺绣技艺跨越千年,生生不息。元阳县攀枝花乡猛弄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琼珍曾长期为“刺绣传承人老龄化、年轻人不愿学”的问题发愁,当听到会议提出“要培养本地骨干,引进专业人才,推动职业院校开设刺绣课程,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时,她心中的忧虑顿时烟消云散:“推进会就像一盏明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我们将毫无保留地分享乡土刺绣经验,积极参与‘师徒结对’培训,让刺绣手艺一代代传承下去。”

  近年来,红河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刺绣产业发展,通过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刺绣产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有效带动了农村妇女就业增收。未来,红河刺绣必将承载着古老的民族智慧、绚丽的色彩语言和产业融合的时代生机,从异龙湖畔走向全国,从红河大地奔向世界。于一针一线间绣出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绣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光明未来。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声明:红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80020

举报电话:0873-3055023 | 新闻热线:3055077 3055079|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