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2025年03月13日

个旧市:

外资企业托起家门口的“就业岗”

韦鸣 葛组轩

  ●记者  韦鸣  通讯员  葛组轩

  本报讯  个旧市结合全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坚持“大商小商一起招”,聚焦群众顾家与赚钱“两难”问题,盘活闲置资产,将产业转型发展、扶持创业、促进就业、稳定增收有机融合,积极推进“家门口务工车间”工作。

  该市坚持“大商”带动“小商”一起招,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招大商也招小商”“建好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工作要求,多方寻找加工型企业,用好用活南博会、进博会等国家、省、州招商推荐活动平台,发挥市内有色金属企业富集、与外商对接渠道多的优势,主动与境外企业沟通对接,在招“大商”的同时,寻找契合度高、有投资意愿的外资企业一并推进“小商”项目落地。2024年8月,通过多方对接协调,成功引进缅甸及泰国籍境外投资商签订投资协议,注册成立个旧市艾锐服装有限公司,建好群众“家门口”的就业车间。

  该市坚持“盘资源”与“快服务”一起上,以盘活闲置资产为重点,围绕企业需求,在摸清辖区内闲置厂房、楼宇、学校等资源基础上,将原市国企植物药业5100平方米闲置场地改造后作为厂房使用;采取“一对一”跟踪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厂房租赁事宜,仅3个月便成功建厂,让企业“轻装上阵”。目前,该企业生产车间22台设备已开展试生产,产品销往国内外,涵盖校服、床上用品等产品。

  该市坚持“前端用工”与“后端销路”一起帮,结合企业用工需求,整合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劳动者之家”、街道“零工市场”等服务平台资源,运用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布企业招工信息,为广大求职者搭建“就业连心桥”,就地就近招引员工;结合就业帮扶车间,重点向企业推介返乡人员、大学生以及特殊困难人员等群体,年内可带动200人以上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发挥街道、投促等相关部门作用,主动为企业宣传、推荐有服装需求的单位和企业信息,为企业扩充订单渠道、为稳岗稳产提供帮助。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声明:红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80020

举报电话:0873-3055023 | 新闻热线:3055077 3055079|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