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富水 常一鸣
王金河 许扬 文/图
本报讯 5月1日至5日,红河县举行“开秧门”暨“仰阿娜”文化旅游节,有力推动当地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为当地群众和游客营造了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红河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文化资源,素有“歌舞之乡”“棕榈之乡”“华侨之乡”的美誉。春耕时节,哈尼族群众会在梯田上举行盛大的“开秧门”祭祀仪式,以此来宣告春耕生产正式开始,体现了哈尼族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丰收的祈盼。“仰阿娜”则是哈尼族奕车人的专属节日,它集中体现了哈尼奕车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人生。这一天,大家身着盛装,载歌载舞,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展现奕车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幸福生活。
本次文化旅游节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万人乐作舞、迎宾仪式、“开秧门”祭祀大典、沉浸式体验活动、红河校园行、开秧门哈尼长街宴、篝火晚会、民族服饰走秀等,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红河县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
哈尼人逢节必舞,舞必乐作。万人乐作舞表演是本次文化旅游节一大亮点。乐作舞是哈尼族、彝族传统舞蹈,动作欢快,节奏明快,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万名身着民族盛装的舞者共同起舞,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全民参与的狂欢。
“开秧门”祭祀大典是本次文化旅游节的重头戏。由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通过一系列庄重的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活动期间,还举行了一系列富有农耕文化特色的活动,游客们不仅观赏了传统农耕技艺,还下田感受插秧、捉鱼捉泥鳅的乐趣。
此外,哈尼长街宴也是不容错过的环节,哈尼族的传统美食,让游客共享舌尖上的热辣滚烫。
本次文化旅游节还安排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体验活动,其中包括竹编、土法制陶、民族刺绣等制作技艺,游客从中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