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卢秀丽 杨钧寓
本报讯 9月28日,第七届“一带一路”百国印记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暨创作者大会在广州市举行。红河州融媒体中心选送的3部短视频作品从全球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蓬勃脉动的口岸经济》《我与外籍同行走进中赤几友谊小学》荣获“智汇发展奖”,《异乡成归处:俄罗斯博主红河安家记》荣获“文化桥梁奖”。
本届大赛以“共建美好,共启未来”为主题,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环球网联合主办。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大赛吸引了全球1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作者踊跃投稿,征集作品近2000个。各国创作者以镜头为窗口,生动捕捉“一带一路”倡议从蓝图变为实景的震撼蜕变。
红河州融媒体中心此次获奖的作品,秉持多语种、“Ta 视角”、烟火气的创作路径,针对不同国家受众精心调整内容呈现形式,力求精准触达,让世界更好地听见红河声音、读懂红河故事。
其中,《蓬勃脉动的口岸经济》聚焦河口口岸,通过展示入境高峰时段的繁忙景象、跨境旅游持续升温的热闹场景以及口岸经济发展的亮眼成就,生动呈现中越边境小城的活力。该作品还通过《荷花》杂志及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在越南落地传播,让更多东南亚受众直观感受到河口的发展潜力。
《我与外籍同行走进中赤几友谊小学》的创作始于一场跨越山海的约定。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记者跟随国际记者团一同走进中赤几友谊小学,通过镜头记录探访这所承载着中非友好情谊的学校,让中非合作共赢的故事更具感染力。
《异乡成归处:俄罗斯博主红河安家记》则创新采用第一视角叙事,以俄罗斯友人艾斯的亲身经历为主线,讲述他从旅居红河、爱上红河,到最终选择在红河定居的温情故事。作品摒弃宏大叙事,转而聚焦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满含生活气息,让海外受众通过普通人的视角感受到红河的包容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