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纵横·广告 2024年07月24日

泸西县向阳乡:

党建引领 发挥“三大效应”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段志伟

  ●通讯员  段志伟

  本报讯  近年来,泸西县向阳乡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红色头雁”的引领作用,立足资源禀赋优势,聚焦特色产业,探索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增收模式。按照“企业+村集体+农户”订单生产方式,不断培育壮大万寿菊产业,全力打造万寿菊“美丽经济”产业典型,有效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该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引进泸西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村集体+种植户”三位一体模式,激发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和农户种植积极性,推动万寿菊产业发展。成立向阳乡万寿菊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将万寿菊移栽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职责分工,将万寿菊种植任务分解到各村,落实到各户,确保种苗及时发放,种植工作有序推进。聚焦万寿菊种植过程中容易出现枯叶病、病毒病等病虫害的问题,开展“线上+线下”技术培训指导6期450余人次;推动人才沉到产业一线、技术送到农户手中、服务落到田间地头,为万寿菊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为有效改变种植户单打独斗、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等状况,该乡结合万寿菊产业发展,在向阳乡探索“五统、一分、三结合”(即:统一规划、购种、指导、管理、收购,分户承包管理,将万寿菊产业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与农户意愿相结合)的运行管理模式,辐射带动周边村组积极发展种植万寿菊,鼓励农户抱团发展。村集体与公司对接联系,按合同规定,以每公斤鲜花不低于1.3元的价格集中收购,稳定收购价格,做大做强做优产业。带动全乡8个村委会推广种植万寿菊,共种植万寿菊15000亩,预计总产值达4000余万元。采摘期带动周边村组200余人就近务工。

  近年来,向阳乡依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积极争取资金,新建田间水池30座,解决万寿菊种植生产用水问题。投资2705.5万元,完成向阳乡阿矣片区和沙马片区2000亩万寿菊种植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足马村产业设施配套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9626亩,修建田间道路37.7公里,硬化道路16.8公里,全长17.2公里的向阳乡通三级路项目已开工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现有收购点4个的基础上,新建习峨、大河2个万寿菊收购点,提高收购效率,着力打造向阳乡万寿菊收购集散地,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声明:红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80020

举报电话:0873-3055023 | 新闻热线:3055077 3055079|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