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富水
1月6日,红河州金平县金水河镇金水河村委会隔界村党支部书记普玉忠荣获“云岭楷模”称号。这个曾经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边境村党支部书记在颁奖现场说:“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的,是属于全体隔界村村民所有。”
隔界村是抵边村,村旁有一条小溪,小溪就是中越之间的界河,隔界村的村名也由此而来。去年年底,记者沿着边境线上的一条水泥路来到了隔界村。村旁小溪内的水依然在缓缓流淌,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村里原本为中越两国边民提供交易服务的集市已经暂停,显得有些安静。
普玉忠刚刚吃过午饭,正要出门去边境线上巡逻。那是他走了几十年的路,路边的一草一木都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都是边境一线党员和群众最主要的工作。我作为党支部书记,每天都要走走看看,看看有没有异常情况发生。”普玉忠一边走一边对记者说。
2020年春节前夕,办完岳母丧事的第二天,普玉忠唯一的儿子遭遇车祸不幸离世,料理完家人的后事,普玉忠就接到了疫情防控的指令。他来不及悲伤,立即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和党员大会统一思想、安排工作。随后,在村里两条进出路口设置检查点,组织人员每天24小时轮流值守。与此同时,他还组织党员带领村民巡查边界,积极在村内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和国家的事相比,自己家的事情再大都是小事,不管我家里遭受多大灾难,都一定要把疫情防控好。”普玉忠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变成埋头苦干的自觉行动,“开展疫情防控到现在,我们村子没有发现一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不仅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还要重点抓好强边固防工作。近两年来,普玉忠几乎每天都要在边境线上巡逻,一来一回徒步四五个小时,完成检查界碑、为界碑涂红漆、检查沿河情况等工作。蚊虫叮咬、被荆棘割伤是常态,若是遇到山体垮塌或是泥石流便会无路可走,只得探索出一条新路。虽然辛苦,但在普玉忠眼里,这是作为一名边民的责任,也是作为一名党员所肩负的使命。
“我没有什么文化,不会说话,只懂得把上级交办的工作干好。”朴实的普玉忠靠着这股干劲,在1988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蒙自军分区政治部批准,记二等功一次;1990年被中共红河州委、州人民政府评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支前先进个人”;2020年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现在的隔界村,每家每户房顶上都插有五星红旗,边境线上和谐稳定的氛围日趋浓厚,群众爱国护边意识不断增强。
获得“云岭楷模”称号,让普玉忠觉得自己的责任更大了。“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我将带领村民在中国的边境线上筑牢疫情防控和强边固防的钢铁长城。”普玉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