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进芳
本报讯 今年以来,开远市抓实党建力促乡村振兴,坚持“群众在哪里,党员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组建4支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通过“335”服务模式,让党员干部扎根“三农”工作一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组队服务到一线,打造农技服务品牌。整合涉农领域的11个党支部,根据群众需求和服务内容分类组建产业先锋队、服务先锋队、绿色先锋队、作风先锋队4支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并结合职责职能细化服务方案、制定工作措施,确保服务组织有序。为严格规范考核,明确各党组织作为先锋队建设主体,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将各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纳入年底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党员志愿服务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积分制管理、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和依据,每月分析研判思想状态,及时指出苗头性问题,开展工作提醒和工作约谈,推进党员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品牌化。此外,与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院士团队合作,建设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实施开远市粮烟协同示范项目1万亩,大春推广水稻旱作5000亩,发展“烟+玉米/蚕豆”5000亩,开展各类实用技能培训55期3591人次。
聚焦重点强作风,提升服务“三农”能力。开展大讨论活动,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抓实党员学习教育,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在学习中比效率、比成效,努力培养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三农”干部队伍。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开展专题调研,倾听群众诉求,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明确解决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以调查研究破解工作难题。围绕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素质提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完成340人次高素质农民跟踪服务,拟新增高素质农民培育200人,培养一大批“土专家”“农老板”“田秀才”。开展“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及大比武、大比拼活动,在实战中锻炼干部队伍,破除“本领慌、能力慌、心里慌”,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服务模式暖民心,强化农技服务实效。探索“三链三联五送”服务模式,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将农技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三链”建强产业链。坚持“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实施组织固链、头雁带链、合力助链,推行“支部作引领、党员作示范、群众共致富”工作法,强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以党建链建强农业产业链。“三联”带农促增收。深化全方位联农,做实联企、联社、联户,探索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协会+农户”“合作社+农户”“村集体+企业+农户”等促农增收模式,多元化联农带农促增收。目前,联农带农的新型经营主体达75户,参与“双绑”联结的龙头企业19户、绑定农民专业合作社26户,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农户4847户20455人。“五送”服务换民心。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通过院坝会等形式,送政策上门、送技术到田、送农资进村、送信息助农、送服务下乡,在基层一线手把手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全方位服务群众。截至目前,开展农业科技人员培训38期,培训246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