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敏
本报讯 蒙自市水田乡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线、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探索打造“人居环境+”模式,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质量不断提升,助推乡村振兴。
“人居环境+党建引领”,实现典型示范“带跑”。该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点带面、全域推进,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引导党员充分认识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广泛凝聚思想共识,推动农村环境美化。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干部带头主动投入“周二·扮靓家园”活动,积极带动群众完成各项整治任务。通过推动党建引领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切实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体现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练兵场”,不断提升乡村“颜值”。截至目前,该乡共发动党员和群众4000余人次,清理沟渠30余公里,清理垃圾40余吨。
“人居环境+产业振兴”,实现重点产业“助跑”。该乡聚焦“林果乡村”建设,利用立体气候优势,打造“一村一品”,大力培育柠檬、百香果、芒果、香蕉等特色产业,突出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精心打造“绿色食品牌”,为产业发展奠定绿色、环保基础。目前,该乡形成了2000余亩百香果产业带,5000余亩柑橘、脐橙、柠檬产业带,4万余亩香蕉、芒果、甘蔗产业带,全年水果种植面积2.03万亩,挂果1.44万亩,产量2.69万吨,产值5829.6万元。
“人居环境+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实现规划项目“齐跑”。该乡以“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抓手,政府“搭台”,回乡人才“唱戏”,充分发挥回乡人才熟悉乡情民情、民风民俗优势,围绕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土文化等积极建言献策,开展“点对点”结对帮扶建设,形成有特色、有温度、有感情、可实施的村庄规划,将“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作为乡村振兴和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抓手,通过打好“感情牌”,引“燕”归“巢”,为全乡建设添砖加瓦。目前,该乡已完成斜坡、嘎马底、鲁嘎3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并以示范村打造为重点,聚焦蒙蛮公路沿线水木坑、嘎拉迷村等村庄建设开展村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