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废旧矿山“披绿生金”焕容光

红河日报 2022年02月09日

  ●记者  初政艳

  沐浴着冬日的暖阳,个旧市阳山生态公园内,树木华滋、清池碧流,游人如织,美景环绕下的生态公园成了城市的后花园。而这个深受市民喜爱的后花园,曾经却是一座“脏乱差”的废弃矿山。

  长期以来,个旧这座美丽的小城因丰富的矿产资源闻名世界,多年的矿产资源开发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造成矿山生态环境不同程度的破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按照保障安全、恢复生态、兼顾景观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就个旧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有落实、有举措,但由于涉及数量多、范围广、情况复杂等因素,该市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仍属滞后。

  下转4版  上接1版  为此,红河州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来自个旧市的十二届州人大代表王明提出了《关于个旧市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的建议》,建议州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统筹规划个旧市辖区范围内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方案并加快推进实施,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该建议提出后受到高度关注,被列为重点建议交由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办理。

  针对建议中提出的具体问题,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时组织编制《个旧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2021—2025年)》,成立工作机构,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修复新模式。同时,按照“自然修复、绿化修复、工程治理”模式,积极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组成专家组参与指导修复工作,建立基于遥感技术的矿山生态环境动态监管体系,有效降低修复投入,切实提高修复工作经济社会效益。此外,为获取中央财政支持,我州积极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生态修复项目,目前,在个旧市217个历史遗留矿山中已筛选出144个符合入库条件的历史遗留矿山。个旧市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正加快推进。

  “生态修护需要久久为功,我州目前工作开展有规划、有措施、有行动,总体效果比较好。”该建议于2021年9月22日办结,办结结果为A类,建议者均对办理情况表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