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魏 柏忠林
本报讯 屏边县扎实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促增收重点工作,坚持转移就业“添动力”、技能培训“添智力”、创业贷款“添活力”、乡村公岗“添助力”、帮扶车间“添引力”,“五力齐发”助推群众增收致富。
该县以“党建引领+劳务”“互联网+劳务”“中介组织+劳务”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县、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五级联动”机制,开展上门招聘、送岗进家活动,积极协调开通务工专列、务工专车,做好“一站式”转移输送工作,让群众“出家门就上车门、出车门就进厂门”。同时,充分发挥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与上海、浙江、广东等东部地区建立劳务合作关系,搭建劳务合作桥梁,将省外优质企业引进屏边,举行专场招聘活动,“点对点、面对面”推送岗位,做到人岗相适,使务工群众留得下来、用工企业放得了心;全面落实外出务工政策保障,对外出务工稳定就业的脱贫劳动力进行奖补,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信心,提高外出务工积极性。2020年以来,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1213人次,其中脱贫人口167591人次;省外转移6178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51728人;申报兑付省外一次性外出务工交通补助22102人。
该县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通过人社专员赴企业、走基层宣传,线上微信公众号、村民微信群发布等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政策宣传;以技能培训为重点、充分就业为要求,坚持培训促进就业原则,积极开展农业产业种植养殖技能、外出就业技能培训,促进生产发展和稳岗就业;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方式,组织企业技能岗位新入职员工、转岗员工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2020年以来,累计组织各类培训842期,培训73220人次,其中引导性培训34473人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3期4个班180人。
为解决群众创业融资难的问题,该县积极拓展贷款通道,进一步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扩大贷款对象范围,将自主创业农民纳入支持范围;针对创业能力强、偿还贷款积极的创业人员,实行无抵押、无担保受理,做到能简尽简、及时办结,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申贷成功率;全程做好跟踪服务指导,主动加强与贷款个体对接,定期开展回访服务,积极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促进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2020年以来,为2187人发放贷款,放款金额40178.7万元,带动就业人数6561人。
该县不断强化公益性岗位管理,充分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稳就业、兜底线、救急难”作用,积极开发保洁保绿、治安协管、道路管护、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等方面的乡村公益性岗位;以无法离乡、无业可就的困难人员为重点安置对象,统筹考虑脱贫人口需要和资金总量,合理把握岗位规模,优先安置弱劳力、半劳力和“零就业家庭”就业;健全完善规范岗位管理机制,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出。2020年以来,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664个,安置脱贫劳动力1664人,有力助推就业困难群众收入兜底保障,兜牢脱贫人口就业底线。
该县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驻地企业申报帮扶车间,为群众创造更多的“家门口岗位”,实现群众就业和照顾家庭两不误;制定“就业帮扶车间”认定办法和奖补政策,积极鼓励驻地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农村留守妇女、兜底保障贫困户就业,实现企业用工需求与群众增收共赢。截至目前,审批就业帮扶车间10个,吸纳劳动力66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34人,发放就业帮扶车间就业补贴239.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