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县白云乡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小小阳荷拓宽农户致富路

红河日报 2024年07月04日 周星岑 黄珏霏

  阳荷

  田间管护

  ●记者 周星岑 

  通讯员 黄珏霏 文/图

  “阳荷是个好东西,很好栽种,而且投入成本低,种多少都有人收购,不愁销路。”一大早,在屏边县白云乡太平村的阳荷种植基地里,村民陶玉春看着长势良好的阳荷笑呵呵地说。

  近年来,白云乡立足丰富的林下资源禀赋和低纬度高海拔独特的气候条件,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以林下经济为着力点,聚力打造特色林下阳荷产业。阳荷是姜科姜属的草本植物,同时,也是一种食药同源的纯天然纤维食品,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丰富的纤维素,有活血调经、镇咳祛痰、消肿解毒等功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之前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影响,白云乡阳荷种植规模不大,村民仅在房前屋后进行零散种植。为此,该乡引进龙头企业,成立屏边县民心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入优良阳荷品种,通过“送技上门”“田间学堂”等形式,推广发展“林业+阳荷”套种模式。以陶玉春为代表的40余户“新农人”迅速扩大种植规模,为阳荷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板。该乡还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按照“政府补一点、群众投一点”“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采取随行就市和保底价两种方式进行收购,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大家对发展阳荷产业信心十足。

  “公司提供种子和技术,还负责保底收购,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跟着他们干。”种植户熊保冬开心地说。

  目前,该乡阳荷种植户从最初的30余户发展到400余户,种植规模从140亩发展到5000余亩,实现阳荷年产值800余万元,通过租金、薪酬等方式带动周边500余名村民就地就近就业,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企业受益、农民增收的生态富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