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谈现场。
话题
7月2日,红河州国资委党委副书记马玉波,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姚治明,国企代表红河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苏渝江做客《红河热线》,聚焦国企改革攻坚行动,共同解读国企改革政策举措、实施路径,并与听众和网友互动交流,回应稳定就业、产业升级、民生保障等热点问题。
●记者 沈娅洁 文/图
在推进国企改革攻坚行动中,红河州国资委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来推动改革落地?
马玉波介绍,在推进国企改革攻坚行动中,红河州坚持问题、目标和结果导向,践行“三法三化”,以“六抓六促六要”推动改革任务落地。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国资国企改革,将其列为2025年州委经济转型升级专项行动之一,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印发《红河州国企改革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及8个子方案,州国资委牵头推进8方面重点工作。
红河州突出实业、聚焦主业、做精一业,围绕全州12条产业链布局和“三大经济”,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形成9个主业板块。截至2025年5月,全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759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营业总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14.9%;累计减少州属国有企业法人户数21户,实现扭亏、减亏企业14户。
在风险管控方面,红河州加强统筹,强化“政银企”联动,坚持“一企一策、一债一策”精准化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同时,开展“11个不要搞”系统治理,推进提升国资监管能力专项行动,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合规建设。
在企业管理上,红河州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抓手,厘清“三会一层”权责,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健全常态化经营机制。党建工作也同步推进,完善领导机制,实施专项行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企发展。
在红河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进程中,国有企业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取得了哪些成效?
姚治明介绍,近年来,红河州推行链长制落实“六个大抓”,聚焦绿色铝、有色金属新材料等12条产业链,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国有企业发挥工业经济发展中坚力量。
政策引领上,红河州印发《红河州推行链长制落实“六个大抓”实施方案》,明确国有企业链主核心地位,鼓励其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建成上海有色网(个旧)金属交易中心、红河有色金属交易仓储物流中心等生产性服务机构,促进全州产业高效发展。
重大项目建设中,国有企业深度参与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等建设,完善园区配套,助力山东魏桥等重大项目落地。同时,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形成“国企+民企”的产业链协同模式,促进产业上下游联动发展,积极打造产业集群。
绿色发展方面,红河州引导国有企业落实“双碳”目标,推进绿色制造,7家国有企业建成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全州共11家),有效带动了全州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数字基建领域,三大运营商在红河州加快通信设施建设,建成4G基站6.7万个、5G基站3.6万个,实现行政村5G网络和2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红河州还获批国家工信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为产业智能化升级创造条件。
开放合作进程中,红河州鼓励国有企业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强与周边国家矿产资源开发合作,积极融入“双循环”,增强区域辐射能力。
随着国企改革深化,红河发展集团如何推动市场化转型,提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苏渝江介绍,红河发展集团通过持续深化战略性调整与专业化整合,锚定主责主业精准发力,已成功构建起三大特色鲜明的市场产业链,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有色金属产业链,集团打造出“原料供销、洗选加工、冶炼生产、仓储物流、成品销售”全产业链体系。其自主投建的红河州有色金属交易仓储物流中心,作为全州规模最大的有色金属仓储枢纽,年吞吐量可超130万吨。个旧凯盟冶炼厂目前锡锭年产能可达1万吨、年产值约25亿元,已经成为云南省第三大锡锭生产企业。
二是新能源开发产业链,目前集团是全州充电桩最大的服务供应商,累计建成投运站点87个,覆盖红河州13个县(市),共860枪,还投资3.9亿元建成了红河州首个共享储能项目,年放电量预计达104000MWh,相当于12.75万人的年用电量。
三是城市综合服务链,集团围绕车辆检测维修、后勤保障等领域,全力提升城市配套服务品质。每日餐饮供应保障超10万人次,机动车驾考培训业务辐射全州。创新开展残疾人C5驾驶培训、无人机驾驶培训等特色项目,深度融入红河州城镇化建设进程。
“支持国企数字化转型方面,有没有专项补贴政策?”“我州在优化营商环境、引领发展生态方面有什么行动?”……节目中,嘉宾们对听众和网友关心的热点问题一一解答。
8月6日,特别节目将聚焦“营商红河品牌提升行动”,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