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婧汁 尚秋媛 张娜
红河县作为云南省三大侨乡之一,归侨侨眷众多,侨务资源丰富。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凝聚侨心、汇聚侨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成为红河县侨联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红河县侨联聚焦“根、魂、梦”新时代侨务工作主线,积极探索“一网三会五落实”机制,推动侨务工作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侨务网格化服务精准高效,用心用情为侨服务,凝聚侨智侨力,以实际行动书写民族团结进步的壮丽篇章。
做实“一网”
架起侨胞“连心桥”
网格化延伸治理打破了传统服务壁垒。在迤萨镇西山社区构建的22个侨务网格中,网格员以“联户连心”为纽带,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归侨侨眷家中。
社区网格员刘俊负责一片侨眷聚居区。侨眷朱玉芬的子女长期在外务工,刘俊每月定期走访,帮忙采购生活用品、代缴水电费。一次,朱玉芬突发疾病,刘俊将其及时送医,老人才得到救治。
侨眷朱玉芬突发疾病时网格员的紧急救助,绝非偶然善举,而是“家家有人访、事事有人管”治理体系的必然成效。如今,西山社区22名网格员活跃在22个侨务网格中,本年度已开展集中入户走访9次,收集民情民意150余条。
用好“三会”
解决侨胞“烦心事”
红河县侨联积极整合社区干部和党员力量,加大走访频次,完善群众需求清单,当好民情信息收集员,坚持“小事现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对网格员入户走访、巡访征集到的群众需求及意见建议进行逐一梳理分析,按照“月分析、月交办、季评议”的要求,开好三个会(民情分析会、民事交办会、民主评议会),打通基层服务和群众评价监督的“绿色通道”,做到政策、帮扶和服务精准供给,切实把群众需求和问题解决在一线,确保“事事有人管”。
今年以来,分别召开民情分析会10次、民事交办会10次、民主评议会3次,共交办事项135件,已解决105件,其余30件正在抓紧落实。
抓实“五落实”
打造服务“快车道”
红河县侨联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切入点,整合网格员、党支部、社区、镇党委、涉侨部门五级力量,倾力打造“多方联动、多网合一、多元共治”的服务链条,确保“层层有人抓”。
结合开展联系群众“大走访”、民生难题“大排查”、关爱“一老一小”志愿服务活动,红河县侨联聚焦群众身边的痛点、难点问题,逐个击破,切实增强侨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依托县司法局和社区合作成立的李丽荣工作室、县侨联和县人民法院合作成立的涉侨纠纷诉调中心、县侨联和县税务局合作成立的税暖侨心工作室等为侨服务平台,深入开展政策宣讲、普法宣传、矛盾化解等工作,构建为侨服务的“快车道”。
今年以来,西山社区开展关爱“一老一小”志愿服务活动8次,走访慰问困难归侨侨眷8批次31人,普法宣传6次,税法进侨企服务8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69件。
当马帮铃声化作新时代的团结号角,当侨乡情怀融入共同体的建设蓝图,“一网三会五落实”正成为边疆民族地区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如今,在红河县,各民族、侨界群众紧密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描绘着民族团结进步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