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拼搏奋斗精神 共筑体育强国梦

——奥运冠军边疆行(红河站)志愿服务活动侧记
红河日报 2025年06月19日

  教授学生们舞丝带。

  ●记者  许扬  罗建国  

  周家成  文/图

  6月15日至18日,奥运冠军林跃,世界冠军曾春蕾、张楠、朱丹走进石屏县、河口县和蒙自市,开展边疆行(红河站)志愿服务活动。他们用体育精神点亮边疆,以文化交流共绘团结画卷,在祖国西南边陲留下温暖而深刻的印记。

  以教传技  播撒体育希望之种

  冠军们化身播种者,将专业技能带到红河大地。从校园到公园,他们用热情与耐心,播撒下体育的希望之种。

  在河口县北山小学操场上,张楠一边示范体操的标准支撑动作,一边讲解要领:“双手撑地要稳,舒展身体线条。”从站姿到平衡练习,每个动作都反复演示。遇到动作不规范的学生,她蹲下调整其姿势;对力量不足的学生,便托住腰部辅助完成动作。烈日下认真耐心地教学,汗水浸透衣衫也浑然不觉。

  在河口县北山国门体育公园,气排球场上热闹非凡。曾春蕾笑着接过市民递过来的排球,加入比赛。当有队员接球失误,她便暂停比赛,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手臂伸直,用小臂平面接球,巧借球的力道。”围观市民们纷纷围拢,有的掏出手机拍照录像,有的跟着比画动作,原本一场普通的球赛,变成了生动的体育教学课。欢笑声、讲解声、击球声交织在一起,体育的魅力悄然传递。

  在蒙自市团结小学体育场上,朱丹手持彩色丝带,身姿轻盈地舞动起来,丝带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引得学生们发出阵阵惊叹。“转体时要以腰为轴,带动全身的力量。”她一边分解动作,一边走到学生们中间,手把手纠正他们的动作。

  以言砺志  点燃拼搏信念之火

  冠军的成长故事,是最生动的教材。在红河的校园里,他们用肺腑之言,点燃拼搏的信念之火。

  在石屏县东风小学的体育馆内,学生们屏息凝神,聆听林跃的分享。“当别人站上奥运领奖台,闪耀光芒的时候,我还在训练馆里日复一日地打磨基本功。但我心里明白,成功没有捷径,只有沉下心来,学会等待,厚积才能薄发。我们的努力,终会在某一天开花结果。”学生们听得入神,眼神中满是敬佩与坚定。

  在蒙自市团结小学,朱丹讲述的亲身经历让全场为之动容。“一次重要比赛,我的眼睛意外受伤,眼前一片模糊。”她顿了顿,眼神中透露出坚毅,“那一刻,我有过犹豫和害怕,但我告诉自己,不能轻易放弃。最终我坚持完成了比赛。就像古人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路上的每一次挫折,都是让我们变得更强大的机会。”学生们用热烈的掌声,回应着这份鼓舞。

  以情交融  绘就文化团结之卷

  在红河州,体育精神与多元文化相遇。冠军们与边疆群众深入交流,绘就民族团结的动人画卷。

  在石屏县,朱丹兴致勃勃地学习彝族烟盒舞,手中的烟盒随着节奏拍打,舞步灵动。“这些中华传统文化很珍贵,和体育竞技一样,都需要日复一日地坚持与传承。”她感叹道,“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让民族文化和体育相互融合,绽放出新的光彩。”

  在驻河口某部,官兵们整齐划一的队列、利落的战术演练,展现出过硬的军事素质。冠军们观看时,不时发出赞叹。体育精神与军人信念在交流中碰撞,军民情谊在互动中愈发深厚。

  在河口县八条半边境幸福村,冠军们漫步滇越铁路遗迹,聆听百年历史故事,感受岁月沉淀的文化底蕴。身着布依族服饰的村民热情传授包花米粽子、舂粑粑技艺。从植物染色到裹粽舂制,冠军们不仅领略着特色饮食文化的独特韵味,还将民族团结的情谊深深扎根在心中。

  短短4天的边疆行,冠军们不仅为红河人民带来了专业的体育指导和励志故事,还架起了一座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的“桥梁”。这份温暖与力量,将激励红河儿女在追梦路上奋勇前行。

红河日报要闻 02传承拼搏奋斗精神 共筑体育强国梦 许扬 罗建国 周家成2025-06-19 2 2025年06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