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普玉秋
本报讯 近年来,我州坚持聚焦落实民生实事和基层治理的实际需要,以“四个强化”全力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能增干,全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专业能力显著提升。
强化专业赋能。我州构建州级主抓、县级联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专业运作的培训体系,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前培训。通过邀请省、州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录制专业课程50学时,2024年以来,对全州13县市8000余名基层干部和社会工作人才进行辅导,有效提高专业考试通过率和专业理论学习质效。目前,红河州社会工作师达294人、助理社会工作师达2044人,已提前完成我州到2025年持证社工达2200人的中长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规划目标。
强化院地合作。我州联合红河学院推动社工人才研究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政策和制度,创建产、学、教、创一体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育体系,着力打造红河州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交流合作平台。2024年,红河学院人文学院安排48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到社会工作系统和社区开展为期半年的社会实践,为社工人才成长提供了难得的社会实践机会。
强化融合发展。我州加快推进“社工+志愿”社区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弥勒福地社区、建水太和社区2个全国试点建设工作,构建“社工引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社工”的联动服务格局,推动社会工作服务广泛化开展,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探索推进13县(市)社区融合发展州级试点工作,将“社工+志愿”社区融合发展试点在全州铺开。
强化支持保障。我州落实社会工作人才激励机制,2025年州财政预算社会工作师一次性奖励补助资金119.2万元,对获得社会工作师或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证的人员分别给予2000元或1000元奖励,充分调动城乡社区工作者等群体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积极性。2025年,相关考试报考人数达4925人,比去年增长17%,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