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县因地制宜做好“茶文章”——

高山“绿叶”变富民“金叶”

红河日报 2025年05月15日

  瑶族妇女在打包茶叶。

  ●记者  普薇  通讯员  冯安洁

  叶雨蓉  张雄亮  文/图

  初夏,走进河口县老范寨乡桂良村委会茶坪一组,山峦连绵,云雾缭绕,连片的高杆古茶树环抱着附近的村寨,构成一幅“林中有茶,茶在寨中”的美丽画卷。一大早,瑶族男同胞就攀上树枝,动作灵巧地采摘高处的鲜叶,妇女们则在茶丛间穿梭,指尖轻捻,将新芽收入竹篓。

  茶坪一组海拔650米,年平均气温19摄氏度,年降水量1322毫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茶叶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这里生长着的高杆古树茶已有百年,现存近万株。

  近年来,老范寨乡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以“村社合一”“村企联盟”的发展模式,让这片“绿叶”蜕变成群众致富的“金叶”。

  2024年,该乡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目标,对外招商引资。土生土长的瑶族姑娘邓美芳与丈夫赵跃辉凭借多年经商经验,决定返乡创业,联合乡亲们在当地创办了茶坪生态茶业(云南)专业合作社,吸纳了11户村民入股。“我们村子周边有很多古树茶,合作社根据不同的树龄向我们回收茶叶。不采茶时,我们还可以到合作社帮忙,又是一笔收入。”村民邓永国说。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邓美芳表示,不仅要带头做好茶产业,还要打响当地茶品牌。合作社成立后,通过统一管理、加工和销售,有效解决了茶农分散经营、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

  目前,合作社已建成140多平方米的鲜叶精加工标准化厂房和现代化保鲜库房,配备晒青毛茶生产线1条,日加工鲜叶达300公斤。“与其他产区的古树茶相比,这里的茶树树型更为高大挺拔,树龄更为悠久,生态环境也更为原始、纯净。茶叶冲泡后,茶汤金黄油亮,入口甘润持久。我们将继续扩大茶叶基地规模,同时发展茶旅融合、电商直播等新业态。”赵跃辉说。

  如今,茶坪一组的茶产品已销往北京、上海、成都等地,越来越多的茶客品尝到这份来自瑶寨的生态佳茗。

红河日报要闻 02高山“绿叶”变富民“金叶” 普薇 冯安洁 叶雨蓉 张雄亮2025-05-15 2 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