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县平河镇:

党建引领 织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红河日报 2025年02月26日 丁香 孙一平

  护村巡逻队开展巡逻

  ●通讯员 丁香 孙一平 文/图

  本报讯 近年来,绿春县平河镇坚持以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为引领,深入实践“党建+”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心织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画卷。

  该镇致力于构建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将12个行政村划分为716个网格,搭建“党政班子—村党总支—村党支部—党员”的立体网络架构,形成基层党组织牵头、党员群众参与、各方力量配合、信息资源汇聚的基层治理体系。同时,结合构建“打防管控宣建治”七位综合体工作,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全面整治重点片区存在的陈规陋习、侵害群众利益、矛盾纠纷交织、未成年问题等“顽疾”。平河村委会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成为平河镇基层治理的新标杆。

  该镇全面推行“四级包保、十户联动”的网格化管理制度,广泛吸纳退休党员、志愿者等群体融入网格,充实基层治理力量,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积极开展村(居)民信息采集、社情民意联络、矛盾纠纷调解、“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及政策法规宣传等工作。网格员秉持“网格全部沉下去,问题全部浮上来”的理念,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收集梳理群众需求,主动上门服务、走访聊天,加强与群众沟通交流,对群众反映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问题,逐一登记、即知即调、立行立解,变“被动”应诉为“主动”治理。

  该镇采取“软引导+硬约束”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一方面,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有效提升群众文明素养,改善社区环境、加强村庄治理、维护安全秩序,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征集群众意见,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实现乡村基层治理从“独唱”到“合唱”的转变。

  该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强边固防与边境治理相结合,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组建护村先锋队、巡逻队,形成“党政班子+守边军警+村组干部+边民”的联防联控模式,实行24小时轮流值守,打造“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坚固边防线。同时,健全党政军警民联合指挥中心“五位一体”联防联控机制,强化党管武装协同联动,广泛动员边境群众参与,坚决捍卫国门安全,守护边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