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桔
蒙自市新安所街道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牵引,探索形成“334”模式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着力构建职能清晰、队伍精简、协同高效、机制健全、行为规范、监督有力的行政执法新格局。
强化系统整合
夯实综合执法“硬基底”
新安所街道在核定编制7人基础上,将聘用的21名编外人员全部整合进入综合行政执法队,建立与自然资源所、市场监管所、派出所等市级派驻部门联动执法的“一支队伍管执法”综合执法体系。该街道积极探索“网格员吹哨+执法队报到”的精准执法模式,充分发挥网格员接触面广、熟悉民情的优势,建立发现即上报、上报即执法的快速执法反应机制,切实把矛盾纠纷发现在萌芽、解决在初始。
新安所街道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加挂政府专职消防队、消防工作站牌子,规范配备执法车、消防车、执法记录仪、灭火救援装备等物资,打造了“功能分区合理、设备设施齐全、形象标识统一”的执法队形象。探索实践1分钟响应、5分钟街道力量到达现场、10分钟市级力量到达现场的“1510”快速响应模式。
新安所街道坚持先行先试、总结经验、推广复制的思路,率先开展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编制工作,聚焦占道经营、人居环境提升、市场监督管理等重难点执法领域,初步形成群众急需、街道能接、责能相适、保障有力的街道执法职责事项清单。
抓实培训蓄能
提升综合执法“软实力”
为了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执法队伍,新安所街道制定《新安所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三个全员”工作方案》,计划通过全员持证、全员轮训,实现全员执法。实行“一月一法、一季一考、每周讲法”的学法用法机制,邀请法律顾问开展“看案例、讲法条、话实务、谈应诉”讲座;邀请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就执法过程可能存在的执法风险点进行提示,把脉问诊、精准辅导,面对面为执法人员送去“法律锦囊”。通过现场教学、课堂授课与课后轮岗历练、场景式演练相结合,以实际案例为“模板”,就行政执法的全流程进行实操演练,同步开展“老带新”现场陪同执法活动,真正做到理论转化为实践。
推行四项服务
激发综合执法新活力
新安所街道充分发挥街道执法队作战室作用,向上接通市级综合行政执法调度平台,实现快速调动街面机动执法力量的“一网通管”。
新安所街道制定《新安所街道安全生产“4421”工作方案》《新安所街道一体联动综合执法“体检”工作清单》,明确检查计划,优化检查内容,对同一检查对象,联合多部门跨领域以“预约+邀约”的“双约制”模式开展“综合体检”。
新安所街道坚持“首违免罚”原则,在街道辖区范围内进行公示,对包括违规占道经营在内的市级已赋权的二十余项轻微违法案件只要整改到位一律“首违免罚”。
新安所街道还制作发放“一分钟普法”小卡片,把“一分钟普法”渗透到行政日常工作和执法办案各环节。在“榴香新安”微信公众号开设“一分钟普法”栏目,定期对街道内发生率较高的违法行为,录制普法短剧进行播放,增强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对部分具有典型性的违法行为和案例按照相关规定形成信息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通报,增强普法的典型性和教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