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落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337”工作思路,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发挥比较优势、用好后发优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施“‘三大经济’壮大提质、消费提振、重大项目攻坚突破、财源振兴、国企改革攻坚、‘营商红河’品牌提升”等经济转型升级“六项行动”,全力以赴稳增长、提质效、增动能、促开放,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和“三年新突破”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
产业投资增长7%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完成省级下达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牢牢把握“五个必须统筹好”的规律性认识,以经济转型升级“六项行动”为引领,以路衍经济、低空经济、流域经济为抓手,统筹好“三大保障”,全力推动红河高质量发展。
一
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
二
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三
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
四
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
五
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
重点抓实9个方面工作
1
增强扩大内需主动力
紧盯“两重”“两新”和国家各类资金投向,抓项目、促投资、扩消费、强招商,确保拉动经济增长实现新突破。
扩大消费支撑
扩大有效投资
加快项目建设
强化招商引资
2
做实产业发展大文章
按照一产要“进”、二产要“稳”、三产要“活”的思路,锚定12条产业链发展目标,壮大提质资源经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打造工业强州升级版
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
打响“旅居红河”新品牌
壮大数字经济
3
下好深化改革先手棋
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确保以改革促发展实现新突破。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深化营商环境改革
4
塑造对外开放新优势
以河口沿边产业园区为引领,以口岸“五个转型升级”为抓手,协同推进“口岸+腹地+跨境”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中越红河流域大开发大协作格局,把红河打造成为中国企业出海基地、东盟商品进口基地,确保沿边开发开放发展实现新突破。
着力畅通大通道
用活用足大平台
加力促进大贸易
5
振兴科教人才强支撑
坚持科技驱动、教育优先、人才引领,加快建设科技强州、教育体育强州、人才强州,确保科教人才一体化发展实现新突破。
加快科技创新发展
建设教育体育强州
激发人才引擎动能
6
抓实协调发展硬任务
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区域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7
争当生态文明排头兵
全面推进美丽红河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强化生态系统修复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8
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
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继续办好10件惠民实事,确保民生福祉改善实现新突破。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加快建设健康红河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9
稳控安全发展主动权
加快建设平安红河、法治红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提升边疆治理效能实现新突破。
全力抓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
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全力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全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全力提升边疆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