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牛养殖
●记者 任源源
通讯员 李倩莲 邵浩然 文/图
走进元阳县南沙镇石头寨村委会的养牛基地,干净整齐的牛舍和悠闲吃草的黄牛,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田园画卷。“我们现在养的是基础母牛,大约有250头,平均每3天就能诞生一头小牛,年产量达200余头。”元阳惠态红河黄牛公司总经理李忠卫介绍。
李忠卫的养牛基地采用“放养+圈养”的模式,利用当地优质的泉水和饲草资源,通过引进、繁育、改良,形成了“牧场+农户+销售市场”的经营模式,在养好牛的同时,基地计划打造本土高端肉牛品牌、带动周边百姓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养殖产业。
石头寨村委会农户田志祥夫妻俩现在都在基地工作,全家人每月收入7000元左右,少了在外务工无法照料家庭的后顾之忧,多了收入保障。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南沙镇将培育壮大肉牛养殖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主导培育产业,将循环经济与生态养殖相结合,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养殖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迈进。按照《元阳县母牛扩繁建设项目》,南沙镇创新扶持模式,以“见犊补母、先增后补”为激励,对饲养犊牛满1个月以上的母牛给予每头1500元的补助。这一政策有效激发了农户的养殖热情,规模化养殖预计总产值增加500万元,将为农户带来户均4000元的增收,实现农民不外出、产业有发展、致富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