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开远地质队小区
●记者 沈娅洁 龙瑞 文/图
聚焦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近年来,我州瞄准群众所需所盼精准发力,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着力将民生“关键小事”办成百姓心头“温暖大事”。
从“面子”到“里子”全面焕新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点,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既要保留历史记忆和特色风貌,又要解决居民关切的实际问题。
走进蒙自市千福园小区,粉饰一新的楼道墙面、安全便利的智能门禁、崭新的休闲座椅与健身设施……改造后的小区让人眼前一亮。“以前我们小区可不是这个模样,设施老旧,管理也跟不上,生活很受影响。”小区住户杨庆国说。
位于蒙自市中心的千福园片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原有小区26个、住房48幢、住户1091户。配套设施老化、私搭乱建严重、管理无序、如厕难、停车不便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区住户。
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进到千福园,蒙自市因地制宜提出“集中连片”改造思路,通过拆除围墙、柴棚和违建,打破原有分割,优化整体布局,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实施屋面防水层维修、新增立体停车场、新建口袋公园、新增绿化面积。同时,把闲置公产房改造为“医疗+托老”中心、“4点半学堂”、小区读书室、“城市会客厅”等功能服务区,老小区焕发新活力。
“改造后的小区比以前更宽敞,绿地也更漂亮,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我们这些老街坊也乐享新生活。”杨庆国感慨道。
蒙自千福园小区的成功改造不仅是我州民生工程的一个缩影,也为其他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增加活动空间,让居民真正感受到城市更新带来的红利,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没人管”到“共治理”迎来新生
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既要“改造见实效”,更要“管理有长效”。
改造后的开远市地质队小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每天相约聊天、休闲娱乐成为住户的生活日常。
地质队小区始建于1994年,随着时间推移,小区外墙脱落、道路破旧、电线凌乱、排污系统老旧等问题日渐突出,给住户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2023年,开远市对该小区实施改造,有效解决了住户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
“小区改造后,路好走了,每个单元门口还安装了门禁系统,粉刷了楼道,所有楼都重新做了防水,变化太大了。”居民们津津乐道家门口的“幸福升级”。
改造后的地质队小区还引进了物业管理公司。公司将物业管理长效运营统筹纳入老旧小区改造、监督、管理全过程,从解决居民最关切的问题入手,在共治、共建、共享中进一步提升居民支持度、参与度和满意度。
“我们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作用,及时跟进物业管理,帮助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或居民自我管理组织,让老旧小区不仅‘改得好’,还‘管得好’。”开远市住建局市政建设处副主任白伟表示。
“自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以来,我州累计完成投资49.05亿元,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504个,惠及居民约16.6万户。”州住建局城市更新科科长袁春介绍,通过“保基础、抓完善、促提升”的改造方式,全州拆除违法建设面积约5.19万平方米,实施照明设施改造867个小区,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263个小区,新增停车位9008个,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桩91个,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公共绿地212片31.78万平方米,加装电梯44部,新增安防智能感知设施1134套。我州将进一步顺应城市更新发展需要,推进民生工程,不断推动城市品质提升,持续让老旧小区刷新颜值,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