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现场
中高考在即,考生该如何缓解心理压力,从容不迫地走入考场?家长又该如何做好亲子交流,为孩子保驾护航?本期《幸福红河话健康》邀请到州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助理石荣宗副主任医师、临床心理科主任吴俊遐副主任医师、二级心理咨询师杨艳晖3位专家做客节目现场,为广大师生、家长送上考前心理调适指南。
专家介绍,紧张的本质是让人调动周边支持资源、全身机能面对和处理事情,有利于激发个体的注意力和工作效能。在备考冲刺阶段,紧张是不可避免的,这非常正常。只不过每个人紧张的“阈值”有高有低,部分同学能把这种情绪转化成动力,也有部分同学过于紧张,导致出现焦虑反应,从而影响到考试,所以调整好考试前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
考前焦虑是怎么产生的?如何识别它?专家回答,考前焦虑的主要特点是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强烈时还伴有心理和生理的不适感。如焦躁、紧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和失眠多梦、食欲下降、头痛疲惫等。产生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对未来的担忧和不确定性、家庭和社会的期望、自我期望过高等。
专家强调,任何一种情绪都有其进化基础和心理功能,“消极情绪”其实也能够激活唤醒水平,让考生进入更加兴奋的状态,更好地应对挑战。进行心理调适的重点——缓解过度的焦虑,而不是彻底消灭焦虑。考生们首先要认识到焦虑的合理性,允许焦虑适度存在,将“我、我的身体、我的情绪”看作战友,而非敌人。开放、平和的心态更有助于避免焦虑情绪过度膨胀,尤其是不要压抑焦虑的反应,对“焦虑”本身的“焦虑”,往往会让事情陷入恶性循环。
节目现场,专家们还传授了应对、转化过度焦虑情绪的具体方法。
方法一:焦点转移减压法。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做或想一些愉快的事情,有助于心理压力的缓解。
方法二:情感宣泄。可以尝试将你对于考试的紧张、焦虑讲给身边的亲人或朋友,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或者找一个适宜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压力。
方法三:深呼吸及肌肉放松减压法。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以轻松的姿态坐好,进行腹式呼吸,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依次紧张肌肉、放松肌肉。在考试中思维混乱时,可以重复几次深呼吸,帮助自己快速冷静下来。
方法四:运动减压。运动可以促进大脑产生内啡肽和多巴胺,它是大脑天然产生的镇静剂。因此,考前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强度适中的体育锻炼。
方法五:蝴蝶拍/蝴蝶抱抱。想象过去生活中让你感觉愉快的场景,然后双臂在胸前交叉,双手交替在两个上臂轻轻拍打,感受平静。
方法六:正念治疗。有目的、有意识地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不评判,不指责,接纳自我及环境。
方法七:暗示治疗——高能量语言及姿态。要善于激励自己,建立积极信念。可以选用惯用的激励语,早晚重复默念至少3次。用正向积极的语言代替“不要”,比如当你紧张得心跳加速、身体出汗时,告诉自己“放轻松”比“不要紧张”更有效。
方法八:物理治疗及药物使用。经颅磁治疗、生物反馈治疗、音乐治疗等均能起到快速改善焦虑情绪的作用。
对于各位家长,专家建议,在近期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营造紧张的气氛,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要理解孩子面临的压力和挑战,给予足够的爱和支持。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保持平衡和积极的心态。要为孩子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和营养均衡的饮食,鼓励孩子在学习间隙适当地休息和放松,做深呼吸、冥想以及喜欢的活动放松身心。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学会做一个倾听者,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要避免过度干预,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且,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奖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如果孩子确实遇到了困难或需要额外的帮助、心理辅导,引导鼓励他们主动寻求老师、心理专家或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
(邢丹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