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着力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红河日报 2024年06月06日 王美红 李崇丽

  去年以来,我州在全州2627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着力在优质资源扩容下沉、提升看病就医便捷性、畅通医疗就诊渠道等方面下功夫,让群众看病更便捷,就医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我州不断健全完善全州120院前急救体系促进分级分层诊疗,全州120实现“一个号、一张网、一个指挥体系”,在册救护车辆达539辆,高于国家配比要求。院前急救体系50个班组24小时排班在线。各医疗机构通过开通“健康直通车”“院内便民服务车”,推行“诊间支付”,打造“医青陪护温馨小屋”“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民族语言志愿服务岗”“就诊联络员”等,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州属各医疗机构启动移动公众健康综合服务等平台项目,缩短了患者就医时间,特别是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帮助基层医院开展远程会诊6.5万人次。多家医院成立医务社工部,增设社工服务台,招聘医务社工为特殊群体提供志愿服务。通过病房探访、温暖救助、心理帮扶等提供非医疗服务,建立“医务社工+志愿者+医护人员”的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一站式闭环服务。

  全州建立医疗集团23个、医共体13个、专科联盟63个、远程医疗协作网13个,15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与二、三级医院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帮扶和分工协作关系,全面提升诊疗能力和水平;用好中组部“组团式”帮扶专家、省管县用专家以及本土学科带头人,长期开办“红医·大讲堂”,促进医教研一体化发展。目前,已举办160期,培训35.2万余人次,建立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机制,培养一批“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同时,全面落实重点人群“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规定设立疾病应急救助专项救助基金。在全省首家率先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等10个病种试行按疗效价值付费。积极引进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大病救助、公益捐赠项目,设置公益专项资金,连续5年针对州内身患肺癌等疾病、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实施大病救助。在2024年专业医疗质量考核中,我州在全省排名第一的学科达8个,第二的达12个,第三的达9个,总体成绩位列全省前列。

  (王美红  李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