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守护绿水青山 让民生加码幸福加倍

——访绿春县委书记何阳
红河日报 2024年06月06日 罗德陞

  ●记者  罗德陞

  记者:绿春县如何为“一老一小”托起稳稳的保障?

  何阳:绿春县坚持把关爱服务“一老一小”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完善机制,凝聚合力,补齐短板,织密织牢“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让老人安享晚年、让孩子健康成长。

  绿春县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成立养老服务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两个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县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摸排建档,整合机关干部、乡村干部、驻村干部、教师等力量,建立挂联帮扶机制,实行留守儿童“三挂”制度、留守老人“两挂”制度,将401名留守老人和359名留守儿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如为帮助困境儿童健康成长和顺利完成义务教育,与重庆大学联合开办“绿春县苦志育才慈善学校”,采取“公办+社会保障”的合作形式,入学困境儿童享受免费三餐、免费住宿、免费学习用品、免费生活用品以及免费体检、提供意外保险等政策;又如将2023年“99公益日”博爱红河行网络筹款中的93万元资金用于开展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帮扶工作。

  全县目前共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45个、乡镇敬老院6个,建成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个、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9个、村级“儿童之家”92个。

  记者:让人们生活“样样好”,绿春县有哪些可喜的变化?

  何阳:绿春县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教育医疗上提质提效。推动党政领导干部当好“编外校长”“编外院长”,用好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省管校用”“省管县用”等资源,师资力量、医疗队伍实力持续加强,绿春高级中学被认定为云南省一级三等普通高中,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验收,累计创建4个省级重点专科,平河镇中心卫生院成功创建全县首个国家推荐标准乡镇卫生院。

  在生态环境上促其更加优美。绿春腊姑、桐株梯田片区列入国家级湿地公园保护区,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以此为依托,创建国家森林乡村3个、省级森林乡村62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6.02%,居全州第一。

  在群众收入上确保稳定增长。深入落实促进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2023年,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89元、同比增长9%,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1.69万元、同比增长12.6%,实现人均纯收入8500元以下且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动态清零。

  记者:绿春县还将围绕哪些民生重点,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

  何阳:绿春县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绿春的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以茶叶和香料为重点的绿色产业发展,内培外引龙头企业,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加强非遗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打响哈尼长街古宴品牌,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将坚持把教育、医疗作为最大的民生,深化“编外校长”“编外院长”运行机制,进一步改善办学基础条件,持续扩大城区学位供给,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完成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项目,抓好“百县工程”、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不断夯实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基础,努力实现让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看好病。

  同时,将做好强边固防和沿边开放两篇文章,深入推进边疆党建长廊示范带建设和兴边富民行动,打造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升级版”,做大边民互市,严厉打击跨境违法犯罪,全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筑牢边境安全稳定屏障,守护人民幸福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