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记红河州鲲鹏养殖服务专业合作社
红河日报 2023年08月08日 曹松林

养殖户精心管理牛群

  ●记者  曹松林  文/图

  这些天,持续下跌的牛价让个旧市大屯街道的养牛户冯美仙犯了难:“去年买的1万多元1头的牛,现在每头至少要亏四五千元,是继续存栏还是卖掉好呢?”

  就在冯美仙犹豫不决时,红河州鲲鹏养殖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袁军上门为她“支招”:“牛价下跌是自然规律,目前出卖不划算。建议趁当前牛价低再补买一些牛,可以节省买牛成本。”

  袁军的一席话,让冯美仙增强了信心。“下一步准备通过合作社贷款购牛,以扩大养殖规模。”冯美仙说。

  这只是红河州鲲鹏养殖服务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排忧解难的一个缩影。该社自2013年建社以来,始终遵循为农服务宗旨,走出了一条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新型助农惠农路。先后被州政府认定为“红河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被省供销社认定为“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认定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抱团”发展

  村民养殖有“底气”

  大屯街道甲介山村村民赵庆春养殖生猪多年,初入行的第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猪瘟给了他迎头一棒。“搞养殖要能扛得住压力,不然很容易就被压垮。”赵庆春深有体会地说。

  自赵庆春成为合作社的第一批社员后,他的养殖业步入正轨。“‘抱团’发展好处多,除了帮助贷款,合作社还从集中采购、调养、打疫苗,到疾病控制、饲料、兽药等方面提供帮助。”赵庆春介绍,他家养殖母猪20头、肥猪80头,年收入达30余万元。

  在当地,不少像赵庆春这样的养殖散户,由于缺少专业的养殖和管理知识,抵御风险能力弱等原因,养殖经济效益低下。看到发展优势后,他们纷纷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

  “只有‘抱团’取暖,发挥合作社的优势,才能最大限度保障养殖户的利益。”袁军感慨道。

  强化服务

  解决群众发展难题

  “农民合作社就是要为农民服务,农民在养殖方面需要什么,我们都会做好服务。”袁军说。

  2017年6月开始,该社与中国人寿财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为社员的能繁母猪及肥猪购买商业保险,为社员降低养殖风险,让养殖户吃上“定心丸”。

  对大部分农民来说,发展养殖业的最大瓶颈就是资金问题。养牛户陈顺祥想扩大养殖规模,但苦于资金不足,2020年底,在合作社的帮助下,他成功获得30万元的半年无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针对融资贷款难或融资成本较高的实际,合作社主动与多家银行联系开展信用合作,为每户社员争取到30万元额度的信用支持,并给予利息下调的优惠,从而解决社员融资难问题,增加社员的养殖收益。”袁军说。

  “合作社工作人员服务很到位,不论遇到养殖技术问题还是猪牛生病,打个电话就上门,多亏了他们帮忙。”养殖户王建琼赞不绝口。

  良好的服务赢得养殖户口碑,也壮大了实体。目前,该社服务范围已覆盖红河州和文山州,入社农户100多户,服务养殖户500多户;发展合作规模化养猪场30个,生猪养殖量达1.5万头,肉牛养殖量达900头。

  拓宽领域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也对合作社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全国示范合作社,更应该走在前列,发挥主力军作用,零距离服务‘三农’。”袁军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带动作用。

  该社探索开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精准对接养殖户需求,调动各方力量全力转型发展。建立水产批发市场,提供更多渠道销售淡水鱼及特种鱼。持续增强流通配送服务,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逐步提升流通网络服务功能,依托农资、饲料、食品和日用品流通渠道,拓展医药、家电、建材和食品等经营服务领域,与通信、金融、保险等单位开展联合与合作,将相关经营业务引入供销合作经营网络,实现一网多用、合作共赢。

  “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责无旁贷。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作用,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袁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