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寸琦
通讯员 徐富荣 李秀珍
本报讯 绿春县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以来,充分发挥党工共建引领作用,改“试点”为“示范”,先行先试,让产业工人有地位、受尊重、得实惠,把产改工作落到实处,打造产改工作“特色名片”。
绿春仁华医院和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绿春供电局是绿春县产改第一批州级和县级试点单位,该县以两家试点单位产改工人为主,成立产改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把产改作为重大项目推进,每年召开产改推进专题会,形成《产改工作方案》,把党工共建、促产改等各项工作延伸到企业车间、项目、生产一线,构建起党政领导、工会牵头、部门协同、产业工人参与的工作格局,借力企业品牌效应,全面推进全县产改工作。两家试点单位制定出台《加强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方案》等,实行师带徒等“双培型”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举办供电所安全营销、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建设及心肺复苏术—CPR、医疗废物处理、消防安全知识等技能培训班,开展各类线上线下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0余场,610余人次参加培训,切实提高产业工人的积极性和创新创造活力。产改工作开展以来,该县试点企业获评初、中、高级技术职称产业工人达191人,完成产业工人学历提升30余人。
持续强化产业工人各项权益保障,是实现产业工人队伍“想干事没顾虑”的根本保证。该县推动企业做好职工实事、办好文化活动、帮好困难群体,结合县总工会“春送服务”“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等品牌活动,让产业工人切身感受到工会“娘家人”的温暖。同时,强化一线工人、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同等评价、同等待遇,不断提升职工幸福感和归属感。
此外,该县建立健全“法院+工会+人社”诉前调解、劳动争议调解、三方协调等维稳维权机制,运用好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涉及产业工人的重大问题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提高一线优秀产业工人入党比例及在职代会中的占比,保证产业工人有效参与企业管理,进一步彰显产业工人的主人翁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