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梓毓 沈泽隆
本报讯 日前,红河州首个“共享法庭”在元阳县新街镇全福庄村合拉调解室成立并投入使用。全福庄村是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提名的5个村寨之一,红河州首个“共享法庭”入驻该村,旨在加大哈尼梯田司法保护力度,解决辖区及周边群众诉讼不方便等问题。
“共享法庭”是基层人民法院设在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微型法庭工作室,通过“一根线、一块屏、一终端”,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一站式多元解纷、一站式基层治理的最小支点,功能涵盖线上调解、远程开庭、巡回审判、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等多种司法服务,整合多种解纷力量,将司法载体和“触角”延伸到最基层,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普惠均等的司法服务。
走进合拉调解室,墙上的调解流程图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共享法庭”实行员额法官结对制度,将法官姓名、联系方式第一时间“上墙”公布,使群众联系更紧密,案件审理、法律援助、远端调解等工作更便捷。
据进驻调解员曹海英介绍,调解员除了解决辖区的矛盾纠纷,平时会到村里巡访,运用专业知识和各类调解方式化解日常矛盾纠纷。
“共享法庭”的设置,打破了传统人民法庭服务乡村振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将司法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让公平正义的实现更加普惠均等,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