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许玥曌
本报讯 近年来,绿春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国家科技特派团力量,结合绿春优势产业和发展定位,以“党建+科技特派团”为抓手,创新“点穴式”帮扶、“蹲点式”进驻、“不断档”服务,把种植养殖技能送到群众“家门口”,提升产业致富科技值,全面加快乡村振兴。
依托“一把手”工程发力,该县探索建立科技特派团党建联系点,将科技特派团专家作为“飞地人才”,实行“国家科技特派团+县级农技专家+乡土人才管理”的“1+2”人才帮带模式,到村组和企业实地调研并收集需求,以“点穴式”帮扶提升成效。截至目前,科技特派团累计服务6批次52人次,建言献策30余条。
该县将国家科技特派团专业优势与绿春产业链深度融合,采取“团队+产业链”“蹲点式”进驻模式,围绕水稻、茶叶、中蜂、橡胶、生猪、肉鸡6大产业进行集中攻关,帮助绿春从农产品材料供应地转化为特色产品生产地、品牌源头地,提升特色农业附加值。探索打造党校和科技特派团现场教学基地,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入户帮学等方式,为农户“充电”,促使科技助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该县积极探索“特派团+企业+基地”发展模式,指导建立半坡和大水沟两个橡胶树病虫害监测点,辐射全县3万亩白粉病防控,指导季风性叶病和割面条溃疡病防控300余亩。在大黑山镇搬布村小马大村民小组(凉山)建立100亩橡胶树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在大水沟乡东沙村建立橡胶树根病综合防控示范基地795亩,推广应用根病防技术。建立水稻产业组专家微信群、生猪养殖微信群,通过视频互动、微信交流等多种方式,与合作社、企业及农技人员实时处理生产问题,认真开展线上技术培训和科技服务,确保专业指导“不断档”,为基层稳产保供注入科技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