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县湾塘子村:“以奖代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红河日报 2022年08月17日 张智华 罗红兴

  ●通讯员  张智华  罗红兴

  本报讯  今年来,屏边县新华乡积极谋划以奖代补项目,改进帮扶方式方法,充分发动群众主动参与,通过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岩蜂村委会湾塘子村民小组就是受益村之一。

  湾塘子村共有11户43人,该村主要种植生姜、玉米、万寿菊。近年来,随着新华乡万寿菊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湾塘子崎岖不平的道路,成了当地群众致富路上的绊脚石。

  今年,该乡出台了产业配套设施建设以奖代补项目实施方案,对全乡范围内产业发展因机耕道路限制相对滞后,但内生发展动力强、群众积极性高、发展意愿强烈的村组和农户,采取以奖代补、群众投工投劳模式建设产业配套设施,完善产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以奖代补政策出台后,湾塘子村民小组积极动员群众出工出力修建村道路。村民黄玉冲曾是村“两委”干部,懂得“要致富,先修路”这个道理,他自信满满地说:“湾塘子虽然只有11户人,但很团结,积极性高,加上乡上的奖补政策,肯定能顺利把路修好!”在得到群众认可并做好施工准备后,湾塘子村民小组向乡政府递交以奖代补项目申请。

  在以奖代补项目申请得到了批复后,乡级奖补湾塘子村民小组建设项目所需的材料和机械设备租赁资金,共计53万余元。为了按时按量完成建设任务,村里规定每户每天必须出工1人,保证施工人员数量和工程进度。经过31天紧张而忙碌的施工,一条崭新的水泥硬化道路顺利完工。该项目共新开挖道路2.07公里,提质改造硬化2.3公里,修建排水沟63.7米。

  黄玉冲是该项目的带头人,他说:“动手干总比不干好。现在,我们靠自己的双手把道路修好,不管晴天雨天都可以出行,把农产品运出去卖就方便多了。”

  据了解,该乡结合“万吨水泥进村庄”“农村厕所革命”“抗震安居房”“激发内生动力奖补”“以工代赈”等帮扶措施,在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同时,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