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倪琴
难中求进、稳中求进、干中求进,勾勒出我州一季度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疫情防控形势,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快“抢”、加快“干”、加快“闯”,用一个个实打实的措施和产业项目,支撑起“开门稳”的良好开局。一季度,全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7.79亿元,同比增长6.4%。
这一份首季“开门稳”的经济成绩单来之不易,凝聚着全州上下攻坚克难、奋进笃行的决心和努力。
坚持“稳”字当头做好经济工作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要争先。稳中求进的红河,挂出“作战图”,吹响“冲锋号”,下好“先手棋”。
“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些,把挑战研究得更透彻些!”新岁序开,中共红河州委九届二次全会暨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就分析研判形势,安排了2022年目标任务。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聚焦“六个大抓”担当作为,全力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成为全州上下清晰的奋斗目标。
“热起来、比起来、干起来、快起来!”春节收假后的第一天,红河州经济工作推进会对经济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再实化、再细化、再落实,督促各县市以“紧在前、快在前、干在前”的状态抓好经济工作。13县市和州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走上台,通过“擂台赛”“大比武”式的工作汇报,认清了差距和短板,增强了“抢”的意识、“谋”的自觉、“抓”的干劲,更加精准地找与政策的对接点,抢时间、抢机遇、抢政策、抢项目,形成“起跑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态势。
经济运行调度会、经济部门联席会、重点项目调度会……我州从年初就制定全州经济运行常态化调度机制,及时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及时研判提出具体措施。
紧盯全年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事项,我州印发了稳增长促发展若干措施,按照稳存量、挖增量,刺激促进、长短结合的原则,从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主体培育、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对外贸易等方面提出17条政策措施,引导预期、增强信心、凝聚合力。
以“链长制”为突破抓牢“经济命脉”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高质量的产业作支撑。我州坚定不移把培育产业、发展产业、壮大产业摆在重要位置。
今年以来,我州在“链长制”推进上全面发力,印发《红河州推行链长制落实“六个大抓”实施方案》,建立“高位统筹、超前谋划、链长负责、专班推进、联动招商、动态管理、合力攻坚”的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成立产业创新发展委员会及其产业保障推进办、产业链链长办、重点项目办、产业链工作专班,在补链、强链、延链上做文章。下转2版 上接1版
目前,12条产业链专班已组建完成,一链一策,12链齐动,成为产业创新的“推进器”。各“链长制”专班牵头部门、产业承接县市(园区)和“链主”企业紧密联动,摸清产业链各环节的核心竞争力,配合各“链长制”专班做好目标企业梳理、精准上门对接,形成“以链找商、依链招商、链主聚商”的良性循环。
一季度,我州新签约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42个,协议总额173.71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有3个;新开工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31个,协议总额112.25亿元。
与此同时,支持农业企业发展、推进工业稳盘增量、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壮大等一系列举措加快实施,产业成为地区生产总值稳中有升的强力支撑。一季度,农业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9.20亿元,同比增长7.1%;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高7.1、3.3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继续发挥对全州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对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93%。
践行“三个工作法”大抓项目稳投资
州发展改革委先后组建5个调研组开展“项目工作大调研”,指导各县市谋划增补了一批5000万元以上项目;
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制定2022年工作任务项目化清单,将工作细化到点到人,通过按月调度通报、按季评比分析、按年奖优罚劣的机制推动落实;
州投资促进局制定成立6个划片包保小组分别对各县市、园区开展招商引资目标任务调度,实行“挂图销号”作战……
今年以来,我州加快推动“担当实干 争先跨越”大讨论活动向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换挡提速”,全州上下积极践行“三个工作法”,把推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实效体现在大抓项目稳投资上。
把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作为主要工作方式,印发《红河州2022年州级领导挂钩重点项目实施方案》,确定了100个重点实施和20个开展前期工作的重点项目,由31位州级领导分别负责挂钩联系督导;制定出《2022年度重点工作项目化进展情况表》,把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分解转化为有目标、有标准、可量化、好操作、有人抓的若干具体项目,对每项工作的推进落实情况进行月调度和补充完善。
各级各相关部门把办公室搬到产业培育、招商引资、乡村振兴、强边固防、营商环境建设一线,常态化开展蹲点调研,了解需求、查找短板、寻求办法,做到力量向一线下沉、矛盾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形象在一线树立。
设立“红黑榜”“骏马奖”,全州上下一盘棋加强督促指导检查、跟踪问效,每季度安排350万元奖励投资工作完成较好的3个县市,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良好发展局面。
一季度,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8%,产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活跃,呈现积极向好变化,分别增长29.8%、36.8%。
加快效率“换挡”促工作“提速”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只为发展想办法、不为落后找理由……”在我州,这些不是口号,而是实打实推进工作的写照。
今年以来,我州以践行落实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为契机,推动形成担当实干、争先跨越的强大声势,各级各部门大力解放思想,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促进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效能提升。
在每个重要时期、关键节点,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对事关全局的重点任务、重大问题都带头抓、具体抓,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动全州干部用快节奏跑出“加速度”,“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成为工作常态。
紧紧围绕“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要求,主动为市场主体服务、排忧解难,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发展经营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实实在在推动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截至3月底,全州实有市场主体33.32万户,同比增长15.38%,较2021年年底净增1.44万户。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行17项“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和“一网通办”,全州企业开办实现1个工作日内办结;推行“企业住所承诺制”和集群注册,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和“住宿改商用”。采取“一窗通”“证照分离”“多证合一”等方式,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
全年看首季,“稳”的基础在巩固,“进”的力量在积蓄,“保”的底线在夯实。但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及稳增长压力,既要保持清醒、保持定力,又要增强信心、坚定决心。在近期召开的一季度经济运行总结分析会议上,州委书记赵瑞君擂响了新一轮战鼓:不甘人后、奋起直追,咬定目标不放松,全力攻坚二季度,推动上半年乃至全年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