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兰薇
本报讯 “十年前葡萄地里都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后来党委、政府帮我们修好了生产路,并提供水、电、路保障。现在水泥路通到了每个基地,农资运进、葡萄运出都很方便,葡萄产业发展越来越好了。”在建水县某葡萄种植有限公司种植基地,来自浙江的公司负责人谷某在基地里张罗着工人们采果装果,看着装车待发的葡萄,谷某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近日,建水县南庄镇早熟夏黑葡萄大量进入采收期,走进葡萄种植基地,宽敞的水泥路四通八达,运输葡萄的车辆来来往往,一派繁忙的景象。这一切得益于建水县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的优质营商服务,也是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履行“监督的再监督”职责,保驾护航全县涉农企业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建水县纪委县监委立足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定位,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做实做细政治监督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制定优化营商环境监督“路线图”,以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成立优化涉农企业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检查组,开列3项18条监督任务清单开展监督。整合“室组乡”力量,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践行一线工作法,走进涉农企业和项目一线,以“嵌入式”监督全程跟踪协调解决影响涉农企业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和堵点,着力推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切实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护航者”。
“行业主管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提升主动服务意识,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落实资金奖补,不断提高服务企业的工作质效,调动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在专项监督检查中,监督检查组工作人员向建水县农科局相关负责人提出建议。
除了实地走访外,专项监督检查组还通过列席乡镇、行业主管部门重要会议及开展谈心谈话、提出意见建议等方式,压紧压实各乡镇党委、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主体责任,推动各项援企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同时,针对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强化精准监督,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及时处置损害营商环境行为。对在推动涉农企业发展中搞以权谋私、吃拿卡要、贪污贿赂、利益输送,以及违规干涉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为优化涉农企业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