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高速之变:从“县县通”到“邻县通”

红河日报 2022年04月07日 王美红 陈永来 梁荣生

  ●记者  王美红  陈永来/文  

  通讯员  梁荣生/图

  日前,一条通到我州石屏县龙朋镇的高速公路——通海至石屏(龙朋)高速公路获批建设。项目主线全长44.088公里,起于玉溪市通海县城东侧,止于石屏县龙朋镇北侧。高速公路建成后,对于龙朋镇的旅游开发等将起到积极作用。这也意味着红河州“邻县通高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曾几何时,拥有一条高速公路成为红河人的梦想。

  “去趟昆明都要六七个小时,道路又窄又弯,沿途常常可见交通事故。”回忆起20多年前的交通状况,曾经家住屏边的50多岁的李有才说,尤其是边疆县的群众,来趟蒙自都不容易,更不用说去昆明了。

  确实,在2004年通建高速公路建成以前,红河州没有高速公路。经过几年努力,我州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红河、元阳、绿春、屏边、金平等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仍然为零。

  “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是救灾应急的生命线,象征着现代化的生活。”每次谈到交通建设,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都会一再强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在省、州党委、政府对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视和努力下,山多、高速公路修建投入大、难度高的红河,也迎来了高速公路建设新的高潮。

  为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全面补齐高速公路建设短板,我州于2016年制定出台《关于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编制高速公路“十三五”规划,着力构建“二纵三横一边六联”的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建设13条高速公路、总里程826公里、总投资1200亿元,其中连接南部县的高速公路6条共482公里、总投资730亿元,正式开启“县县通高速”建设的新时代。

  “在交通建设中,我们抢抓‘窗口期’、用好‘机遇期’、把握‘黄金期’,运用PPP建设模式,着力破解投融资瓶颈制约,争取上级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撬动金融机构贷款、固定资产投资均实现了成倍增长。‘十三五’时期累计筹融资726.42亿元,是‘十二五’时期164.92亿元的3.4倍;累计争取上级资金177.19亿元,是‘十二五’时期66.15亿元的2.66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7亿元,是‘十二五’时期410亿元的4倍,年度投资和5年累计投资总量均位列全州重点行业首位。”州交通运输局局长车文华说。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州高速公路建设实现新突破,除蒙自至文山至砚山、蒙自至屏边、元江至蔓耗(红河段)等8条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外,由我州主导实施的蔓耗至金平、建水(个旧)至元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已进入收尾攻坚阶段,有望近期实现分段通车目标;元阳至绿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弥勒至玉溪(红河段)、勐醒至江城至绿春(红河段)2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加快推进;金平至金水河、峨山至石屏至红河(红河段)、泸西至丘北(红河段)3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已开工。下转2版  上接1版  截至目前,我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达到1045公里,通车里程位居云南省州市中的第3位。而且,所有县市全面通高速公路的时代即将到来。

  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图景,一组组令人骄傲的数字,追赶的是时代速度,见证的是红河精神。

  “现在通高速公路了很方便,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到昆明啦,一天可以一个来回,非常方便我们进货。”在蒙自运营一家服装店的张文说。

  “现在我们周末都可以回老家,路宽好走,又快又安全,开车2个多小时就到了。”在蒙自工作的红河县小伙李光斗说。

  “半个小时到蒙自,上下班很便捷。两个小时到昆明,随时拎包看世界。”家住开远的杜丽对现在的交通发展赞叹不已。

  如今,行走在红河大地上,纵横宽敞的高速公路如一条条玉带,通往繁华的都市,通向美丽的村庄。行驶在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上,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人流物流频繁涌动、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产业布局得以改善……一条条高速公路已经成为红河经济腾飞的“加速器”,引领人民奔向富裕的康庄大道。

  修一条路,美一片景,富一方百姓。越来越便捷的交通,不仅方便了红河人民出行,更加强了对外交流、促进了社会文明,为全州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十四五”期间,我州将在全面建成蔓金、元绿、建(个)元、弥玉、勐江绿5条“十三五”续建高速公路的基础上,规划新建12条共677公里的高速公路,不断构建“三纵三横一边十连”高速公路网络,形成多层次、高标准、广覆盖、便捷化的快速公路网络。

  砥砺奋进正当时,乘风破浪再扬帆。勇于担当的红河人,将继续一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勾勒出红河高速交通的辉煌蓝图。